《史记》如何借小人物来体现先秦尊重爱惜人才的社会风气?

司马迁对先秦士族精神的弘扬还体现在司马迁识才、惜才的精神上。

李长之在《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中指出:“司马迁爱一切奇,尤爱人中之奇。人中之奇就是才。司马迁最爱才。”

司马迁笔下的先秦士族大都有非凡的见识,非凡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出身下贱,但却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例如:平原君门下的食客毛遂,当他得知赵使平原君求救这样的国家之难时,便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却不知道门下有毛遂这么一个食客。“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认为毛遂能力不济。

在毛遂的再三要求之下,最终得以跟随平原君到达楚国。毛遂求救于人,并没有低三下四,俯首帖耳,唯唯诺诺,而是,凭借自己的胆识与魄力“按剑历阶而上”威慑了楚王,最终楚赵结为盟好,救了赵国。

司马迁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士族阶层队伍里一个角色,来展现那个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社会风气,最终突出先秦士族阶层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借以讽刺司马迁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