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宗教领袖,也是情圣诗人,却不肯受戒,最终被康熙逼死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于公元1683年出生在藏南门隅地区宇松地方一户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的农民家庭。1697年,仓央嘉措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自藏南迎到拉萨,以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为师,剃发受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同年,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

  仓央嘉措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由于西藏政教合一,他又是一位年轻的政治人物。作为宗教和政治的领袖,他年轻却并不出众。而作为一个诗人,多情的仓央嘉措却是出类拔萃,他一生创作出许多的情诗,后人选出60多首代表性作品,编成《仓央嘉措情歌》,刻印成书流传于世,后来还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流向世界。

  仓央嘉措的诗,与西藏民歌相融合,同时期的诗几乎都是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成,而仓英嘉措则自成一派,开创了新的诗风,他的作品以简单直白为风格,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作为一个宗教精神领袖,仓央嘉措的多情似乎与佛教无欲无求的教义相违背,但是佛法既然是世间法,就自然不离世间觉,世人常误解佛法让人断绝情欲,其实人生而有情,亲情、友情、爱情,谁都无法舍去。即便是佛菩萨,也都有情爱,只不过他们后来把小情小爱升华为大慈大悲。释迦摩尼佛到忉利天宫为母说法,地藏王菩萨累世为母发大誓愿,不正说明了佛菩萨也是有情之人吗。央嘉措的情诗,并没有给人花和尚的印象,而是让人觉得即便是“活佛”,也与我们凡人一般无二,正应了“佛即众生,众生即佛”。但是通过仓央嘉措短暂的一生,同时也让我们看出来,即便你是转世活佛,如果被情爱所牵绊,也无法修成正果: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仓央嘉措出身红教家庭,红教教规并不禁止僧侣娶妻生子,而黄教则严禁僧侣接近女色,更不能结婚成家。对于种种清规戒律繁文缛节,仓央嘉措难以适应,甚至拒绝受戒。而在政治上,藏王桑结嘉措独揽大权,年轻的仓英嘉措只是一个任人摆弄的傀儡。传说一到晚上,仓央嘉措便化身贵族公子去会情人,流连于拉萨街头。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政治斗争爆发,拉藏汗调集大军击溃藏军,杀死桑结嘉措,并致书清政府,奏报桑结嘉措谋反,又报告说桑结嘉措所立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沉溺酒色,不理教务,不是真正的达赖,请予贬废。康熙皇帝于是下旨废除仓央嘉措的六世达赖,诏送京师。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仓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滨时,坐下打坐,因此圆寂,结束了二十三岁的年轻生命。

“天若有情天亦老”,也许此生此世,仓英嘉措示现情圣诗人之身,正是以这种方式为我们表法吧。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者/不文

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