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证实:母乳喂养可以降低母亲患心脏病风险

很少人都知道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益处,但母乳喂养对母亲的好处却常常被忽略、甚至不为人知。

从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到充满强烈情感的母婴关系,母乳喂养让妈妈有很多理由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高兴。

关于母乳喂养最不为人知的是,妈妈可以和婴儿一样从中获得健康。母乳喂养不仅仅是延续受孕和怀孕之后的自然生理过程,它还能带来很多短期和长期的健康益处。

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人员做了一项研究,为了解哺乳与母亲心脏健康的关系,他们曾在 1998 年至 2004 年对密西根州的 678 名孕妇进行了追踪研究。7 至 15 年后对这些女性进行了后续检查。

研究人员检测了这些妇女的血管健康状况,结果发现,在没有哺乳经历的妇女中,32% 的人患有冠状动脉硬化,18% 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9% 有大动脉硬化。

而在曾经哺乳过的妇女中,有这 3 种病的人分别只占 17%、10% 和 17%。上述 3 种病容易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研究人员指出,没有哺乳过的妇女患大动脉硬化的风险要比哺乳过的妇女高 5 倍。

研究人员解释说,哺乳之所以对妇女心脏有利,原因可能是哺乳能帮助她们分解排出怀孕期间积攒的脂肪。如果妇女不哺乳,她们的身体就不得不设法应付这些过剩的脂肪,这会对心脏造成负担。

研究人员建议妇女生育后至少坚持哺乳 3 个月,即使做不到哺乳 3 个月,也应尽量延长哺乳时间。

其实类似的研究早在 2007 年就有科学家做过,当时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对 1986 年至 2002 年间生育的 96,684 名护士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发现,那些生下孩子后保持两年时间母乳喂养的产妇患心脏病的风险显著低于完全不用母乳喂养的产妇,而且这种区别完全不受其他任何引发心脏病的普通因素如家族史、饮食或锻炼等的影响。

研究人员解释说,养育新生儿可能有助于母亲的新陈代谢从怀孕模式向正常模式转变。怀孕期间,体内存储更多脂肪,血液中流通的脂肪酸含量比平常高,通过喂乳,母亲能将这些存储的能量转变成幼儿所需的营养。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调查表明,母乳喂养婴儿的存活率比非母乳喂养婴儿的存活率高出近两倍。

在婴儿出生后 6 个月内进行纯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健康成长和发育有极大益处,母乳会提供婴儿所需的至关重要的营养物质,并能预防某些致命疾病。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认为,最佳的婴儿喂养方法是在出生后 6 个月内进行纯母乳喂养,6 个月后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同时适当添加安全的辅食,直到两岁甚至两岁以上。

其实你可能不知道,母乳喂养对产妇还有很多益处。

有些研究已表明,通过哺乳,妈妈们可以享受其他潜在的健康优势,包括最佳状况的新陈代谢、降低数种癌症的风险以及心理上的益处。

生产乳汁是一个活跃的代谢过程,平均每天消耗 200-500 卡路里。要消耗同样多的能量,一个配方奶喂养的妈妈必须每天在游泳池来回游 30 圈以上,或者骑自行车爬坡一个小时。

很明显,母乳喂养的妈妈在消耗孕期存储的脂肪上更有优势。研究也发现,和母乳喂养妈妈相比,非母乳喂养的妈妈减掉的体重更少,并且更难保持。

以上的发现对那些孕期患有糖尿病的妈妈尤其重要。分娩后,曾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哺乳妈妈,比不哺乳妈妈的血糖水平更低。

而对那些患糖尿病风险已经在增加的妈妈们,由于母乳喂养带来的最大体重减轻可能使后续患糖尿病的风险下降。

在怀孕前患有 I 型糖尿病的女性,在哺乳期常需要的胰岛素更少,因为她们的血糖水平会下降。而且母乳妈妈往往具有较高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由哺乳带来的最大体重的降低、改善的血糖水平和好的胆固醇状态,最终会降低心脏问题的风险。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心脏病突发是妇女死亡的首要原因。

另一个产生乳汁所需要的重要元素是钙。由于妇女沁乳时会引起钙的流失,一些健康专业人士误认为哺乳会使妇女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

然而,目前的研究表明,当孩子断奶之后,哺乳妈妈的骨密度水平会恢复到和孕前相同甚至更高的水平。

从长期来看,沁乳可能使骨骼更强壮和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事实上,最近研究已经证明,没有哺乳过的妇女绝经后髋部骨折的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