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散文为何给人一种在磨难中处世的机智?

机智是杨绛散文给人的一种印象,这种机智很自然地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这并不是每一位作家都能达到的创作境界。作家必须是思维敏捷、知识宽广,对世事有一种达观、洞悉的能力。杨绛拥有这些“资本”。她的这种“机智”,在她的散文作品《干校六记》、《丙午丁未年纪事》、《第一次下乡》、《控诉大会》里都有表现,虽然这些作品都是记述她在历次运动中所经受的磨难和屈辱。

其中有生死离别的愁苦与眼泪,有生理和心理上的痛楚与无奈,也有人格受辱时按捺不住的激动与愤怒,杨绛先生却始终保持她的“机智”:

“登台就有高帽子戴。我学得诀窍,注意把帽子和地平线的角度尽量缩小,形成自然低头式。如果垂直戴帽,就得把身子弯成九十度的直角才行,否则群众会高喊:‘低头!低头!’陪斗的不低头,还会殃及主犯。当然这种诀窍,只有不受注意的小牛鬼蛇神才能应用。我把帽子往额上一按,紧紧扣住,不使掉落,眉眼都罩在帽子里。我就站在舞台边上,学着马那样站着睡觉。”

这是杨绛在“文革”中对付被揪斗戴高帽的“诀窍”:“站在舞台边上”,还能“学着马那样站着睡觉”。这种事情,在那个年代,只有杨绛这种有“机智”大脑的人想到做到。又如:

“秋冷以后,革命群众把我同组的‘牛鬼蛇神’和两位本所的‘黑’领导安顿在楼上东侧一间大屋里,屋子有两个朝西的大窗,窗前挂着芦苇帘子。经过整个夏季的曝晒,窗帘已经陈旧破败。我们收拾屋子的时候;打算撤下帘子,让屋子更轩亮些。

……

……不过我既然和难友风雨共舟,处于‘共济’的精神,我还是大胆献计说:‘别撤帘子。’他们问:‘为什么?’我说:‘革命群众进我们屋来,得经过那两个朝西的大窗。隔着帘子,外面看不见里面,里面却看得见外面。我们可以早做准备。’他们观察实践了一番,证明我说的果然不错,那两个大破帘子就一直挂着,没有撤下。”

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杨绛,杨绛建议保存帘子的理由是:“隔着帘子,外面看不见里面,里面却看得见外面!”这句话既是应急的良策,其更蕴含着杨绛丰富深刻的人生经验和为人处世的机敏巧智。一道帘子之隔,使得她心安理得地在帘内看帘外的世界,就凭着这一道帘子的掩护,暂时躲避了管教者无时不在的监视,享受到了政治恐怖下难得的“自由”空间。有了这道帘子,一切芸芸众生悲欢离合,一切龙争虎斗刀光剑影都与我无涉。

对杨绛而言,对她摧残最深的是“文革”初期,她被“揪出来”之后,不仅扣发工资,每天还要被挂牌监管劳动,“谁都可以欺凌戏侮,称为‘揪斗’”,揪斗的时候又要挨骂挨打,抄家,甚至被剃“阴阳头”。她的好友像石华友、傅雷等都因不堪凌辱而含冤而去。面对这惨痛遭遇,杨绛“我自巍然不动”泰然处之。“打我骂我欺侮我都不足以辱我,何况我所遭受的实在微不足道,至于每天吃窝窝头咸菜的生活,又何以折磨我呢?我只反复自慰:假如我短寿,我的一辈子早完了,也不能指望自己做这样那样的事。”甚至她在被当作主角挂牌游斗时,也能让自己的“元神”凌空俯视,把游斗的场面看作是一场精彩的闹剧。

残酷的运动折辱不了她催不垮她。杨绛的“机智”已不仅仅是为人处世:“我自从做了扫厕所的,就乐得放肆,看见我不喜欢的人干脆呆着脸理都不理,甚至瞪着眼睛看人,好像他不是人而是物,决没有谁会责备我目中无人,因为我早已不是人了。这就是‘颠倒过来’了意想不到的妙处。”这绝对不是简单的苦中作乐,她已完全战胜了自我,超越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