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思不得其解!美洲文明几千年里为什么发展那么缓慢?

那么大的大陆,物产丰富,怎么他们就没有点出象样的科技树,发明车子、金属工具这些东西呢?可怜!

zyxssboy:没有大牲畜,基本就无法提高农业时代的动力输出的上限。

洗兵大秦海上波:秘鲁智利地区很早就有冶铜和开采铜矿了……另外美洲驼虽然小,但也是牲畜啊……

奔狼:没有其它文明交流竞争。

平成球圣:牲畜是一个,还有那地形原始文明一个龙卷风就没了,对发展起来的文明是好地形对原始文明不一定,你看美洲发展的好的文明都是背靠山脉靠近大河雨林,中国人讲风水不是没道理的。

glowworm1985:本来美洲大陆的人类就是起源最晚的吧,从非洲到亚洲再到白令海峡绕了这一大圈,加上地理隔绝没法与其他文明交流。哪怕是中国这种文明,多少东西都是从西域印度过来的,如果去掉这些东西,文明又会怎样?
还有就是开采铜矿和制陶这两个技能点没合一,没有这两个就没有青铜,没有青铜哪来工具做轮子呢。据说美洲直到12世纪才有青铜出现,留给他们发明轮子的时间不多了。

王牌拖拉机:晚什么?中美洲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和苏美尔埃及中国一样都是5000年前起步的,因为各种未知原因没线性发展下去罢了,人类文明本来就有很多偶然性。

地铁人:美洲公元前3000年的文明雏形(小北的城镇和神庙)不在美索美洲而是在南美。同样水平的史前聚落文化在旧大陆至少有8000年的历史了(小亚和黎凡特)。

DarthFrancis:阿兹特克很难说是帝国吧,南美的印加可以说是帝国,但是阿兹特克我觉得应该是像邦酋性质的部落联盟。

地铁人:阿兹特克是19世纪的研究者给加的名字,其实就是三个最强大的政权结成的三国同盟,不过就这样也远远不是酋邦了。

sxingstar:我觉得是自然条件太好,缺少竞争。先进文明能诞生在欧洲和亚洲都是因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有民族竞争。

地铁人:各项技术发明都具有偶发性和地域性,美洲大陆不那样像欧亚大陆那样交流方便,各种技术发明可以沿着古老的贸易路线传播,自然容易一条道走到黑。北美和美索美洲开采铜矿和炼制黄铜的历史也不短,铜矿还是北美大平原同大湖区和美索美洲之间重要的贸易物,但是美索美洲地区还是把石器发挥到了极限也没有进一步发展铜器。南美洲印加纺织业发达,织物上的符文已经有文字的雏形了,结果文字也没有进一步发展,而是把结绳发展到了极致,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结绳“三维文字”。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旧大陆也有,欧洲的犁比起中国的犁来就差一个小结构,效率低好多,欧洲人直到19世纪才根据中国的犁进行改进,而中国则到底都没能发展出四轮马车快速转向装置来,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就是环境限制,美索美洲的玛雅人早就发明了玩具的轮子,而美索美洲的环境导致轮子根本就派不上用场,南美洲印加那种全都是山地的地形就更不用说了,推荐楼主看《1491前哥伦布时代的美洲启示录》。

DarthFrancis:枪炮、细菌和钢铁里提到过原因,主要是美洲环境决定的。
在美洲,缺乏能够容易驯化的农业作物,不像是旧大陆有小麦、水稻这种能够轻易驯化的植物。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原始的品种玉米穗只有手指粗细,产量很低,而且玉米粒外面还有一个坚硬的壳。到欧洲人到美洲的时候,玉米才被印第安农民驯化成现在玉米穗的三分之一大左右。其他的农作物品种也很不好驯化,像土豆、红薯、葵花籽、南瓜等,都不是像现在这么高产。原始红薯也只是人手指稍微粗些。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美洲的可驯化农作物分布太散了,凑在一起需要一个长期的传播扩散和晒讯过程。支持一个农业社会,是需要多种作物提供糖分、蛋白质和油料的,缺乏任何一种基本的营养品,也支持不了一个农业社会。但是美洲的地形是狭长的,从北到南,能够提供糖类、蛋白质和油料作物的可驯化品种是呈现分散分布的,距离也也比较远,扩散到一起,组成一个基本的农业组合需要比旧大陆长得多的时间。比如,玉米原产是中美洲高原,土豆红薯好像是产自南美的山脉中等等。每种作物被驯化,再传播,再凑在一起成为一个合适的组合,花费的时间要远比旧大陆要长得多。而远东的新月地地区,有原产的小麦、鹰嘴豆还有可驯服的山羊,非常轻易地就组成了一个合适的农业组合,所以那里最早进入定居农业社会,也最早出现文明。再比如,北美大平原现在是世界的大粮仓,但是北美的农业出现的非常晚,也仅仅是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几百年。主要原因就是美洲的主粮玉米是原产地的高原低纬度作物,北美是高纬度平原,日照、水热和季节变更等等都不一样,加上其他辅助作物的传播等因素,所以北美的农业社会起源非常晚。好像书里提到过,北美土著的农业化尝试以后几轮,但是基本都失败了。但是最后一轮由于培育出了符合北美条件的玉米品种,加上合适的南瓜、向日葵等作物组合,北美农业出现了大发展。两三百年时间,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就出现了总人口达到几百万的定居农业社会。可惜,这个社会在接触欧洲人之前,消亡了,原因是疾病。应该是和密西西比人接触的中美洲印第安人将白人的疾病传播到了密西西比河流域,摧毁了整个农业社会。
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里有对密西西比农业社会的考古内容,看里面的描述,密西西比河整个农业社会应该是相当于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时期或者更靠后些,已经出现了定居的村社,原始的私有观念等等。
古代美洲的文明不是停滞不前的,本身也是一直在进步、演化的。古印第安人也不比其他地区的人愚昧落后,他们也是一群勤劳、有进取心的农夫,他们在远不如旧大陆的环境中,为人类培育出了现在大量的高产农作物,为全球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说他们有什么原罪的话,只能说他们运气太糟了,碰到了美洲那个环境。

nanchang2014:如山如海的野牛,不能驯化吗?

DarthFrancis:美洲可驯化的农作物不多,而且原始品种非常不适合农业生产,现在见到的所谓美洲原产高产农作物,都是经过古印第安人一两千年持续改良培育的结果。

人类到现在为止,驯化的动物也没多少种,不是是个牛就能驯化的。

乾纲独断光绪帝:不如讨论一下相对于中南美洲,为什么北美印第安人文明程度那么低。

DarthFrancis:因为美洲的农作物原产地是中美洲、南美洲,北美好像仅有向日葵是原产地,不足以支持人类进入定居农业社会,所以北美的古印第安人的整体发展水平就远低于中、南美洲。而且历史上,古代中美洲的墨西哥盆地的核心区,也是一波一波的迎来来自北美的游耕采集甚至抢劫部落,有点像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北方草原民族进入农耕区。

乾纲独断光绪帝:北美洲农业条件比东亚农耕/游牧分界线以北好不少吧,为啥中美洲文明没有北进呢?

地铁人:起步的时间太晚了,刚刚有点起色就被欧洲人带来的病毒一锅端了, 比起北美洲来,气候差不多的南锥体地区直到阿劳坎化之前都是采集和游猎状态,大亚马逊流域反而已经有了定居农业。

阿兹特克(三国同盟)连墨西哥高原都没能完全控制,没有余力北进。

DarthFrancis:我前一个帖子里说了,枪炮细菌和钢铁里给了答案。
古美洲的农作物原产地是中美洲和南美洲,本身这两个地区驯化农作物就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再扩散出去也需要时间。加上从中美洲到北美还要扩过几个自然带,中美洲是高原气候,之后就是中美洲低地的热带、亚热带雨林,再到北美的温带气候,农作物适应当地气候需要时间,筛选培育出合适当地的农作物品种和组合也需要时间。而且美洲只有玉米可以作为主梁,农业的扩散也就需要培育合适当地水热、光照等条件的玉米。所以等到北美出现合适的农作物组合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基本上离欧洲人到美洲没远了。但是合适的农作物组合在北美发展非常快,密西西比农业社会经过一两百年(印象中)就从无到有,形成了一个几百万人的农业文明。

解放军-ZSC:物产丰富是社会发展慢的重要原因,中南非洲社会一样比欧亚大陆慢很多。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nanchang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