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好不叫座,旅行车到底为啥就是火不起来?

旅行车的前世今生

我们中国人将旅行车称为瓦罐车,这个叫法来自于英文Wagon的音译。当然它还有其他叫法,比如欧洲一些国家称之为Estate,只不过Wagon一词的应用最为普遍。

旅行车的起源相当有意思,因为它的前身竟然是马车。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火车还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当时火车站周围有很多运送行李和货物的station wagon(车站马车),大概长这样: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马车渐渐被淘汰了,旅行车的外形变成了这样:

不过当时这种车的车厢部分是由木材构成的,不但制作工艺复杂,而且后期的维修保养也比较麻烦,因此价格远高于普通车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汽车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全钢车身的旅行车开始出现。旅行车的价格也大幅降低,轿车式的以载人为主的旅行车开始在美国流行。

逐渐走火的旅行车后来进入了欧洲,当时的欧洲经济在二战后得到极大的恢复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天生浪漫的欧洲人,很快又恢复了战前说走就走的生活习惯。而旅行车有着较大的行李厢空间,车顶行李架又可以用来捆绑货物,于是旅行车迅速得到了欧洲人的喜爱。

欧洲人喜欢旅行车还有一种说法:因为北欧常年天寒地冻、为了在恶劣天气下尽可能地少出门,北欧人民每次去采购时往往都一次性装载堆积如山的货物。因此旅行车可以说很好地迎合了当地的市场需求。时至今日,旅行车在北欧仍然是当地汽车文化的主流。

不过,在欧洲有着绝对地位的旅行车,到了中国却是叫好不叫座,成为一种十分小众的情怀车。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观念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飞度、骐达刚引进中国的时候硬加了屁股——生生把两厢车弄成三厢车,因为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只习惯三厢车。直到现在,很多人对于两厢车的外形都还不适应,更别说拖个臃肿大屁股的旅行车了。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买车是一件倍有面的事。但是旅行车外观不气派,给人的印象是货车,那个长长的车屁股很容易被贴上“拉货的”的标签。不仅如此,你花几十万买个旅行车开回家,七大姑八大姨都连认都不认识,哪还有面子呢?

二、价格贵

一般的旅行车都是基于普通轿车打造,按理来说除了外形应该是没有差别的。但事实上,出于定位及成本的考虑,旅行版的车型比普通版要贵得多。比如迈腾旅行版,指导价36万,几乎是普通版迈腾(最低配)的两倍。面对这个价格,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会选择旅行版。

三、环境原因

旅行车火不起来,跟我们的国情也有很大的关系。欧洲绝大对数都属于发达国家,人均假期多,并且跨国游非常方便,因此欧洲人经常出门旅游。而反观我们,假期少,出游时间少,人们买车多用于通勤,所以旅行车并没有多大用处。

四、SUV的冲击

欧洲喜欢旅行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能装。但在中国,它有一个更好的替代品,那就是SUV。旅行车空间是大,通过性也比轿车好,但这些优点SUV同样具备。并且SUV还有个中国人无法拒绝的属性,就是外形气派。近年来,SUV的价格门槛一降再降,不到10万元就能买到7座SUV了,性价比不是旅行车能比的。

旅行车火不起来,你觉得还有什么原因呢?你会不会买这种小众情怀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