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与弩的各自专用箭矢怎么区分?从出土的东周时代箭镞说起

史学界一般把所谓的“三晋两周”地区统称为中原地区,中原地区除了周天子直接控制的疆土外,还存在郑、宋、卫、晋(后分为韩、赵、魏)等几个比较大的诸侯国。由于中原地区是周文化圈的核心区域,因此周边其他诸侯国的箭镞形制均会受到中原地区的明显影响。

东周时期,列国互相攻伐,中原地区战火频繁。在战争的影响下,箭镞的形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不适合战争的镞被军队淘汰,而杀伤力更大的三翼镞和三棱镞开始流行。

▲春秋时期异形青铜箭镞

在春秋时期,出现于石器时代,流行于商代的三角翼双翼有铤镞最终被淘汰了。双翼有铤镞继承了西周时期的形制,后锋平直无倒刺,但镞体变的更加窄痩。整个东周时期,这种窄痩的双翼有铤镞都是常用的箭镞。三翼有铤镞在春秋时期开始流行于中原诸国,这种镞源自北方草原地区,最早出现于商代晚期,西周时候也有少量装备。

陕西芮城龙泉村春秋遗址曾经出土一具骨架,死者死于箭伤,一枚三翼有铤箭镞遗留在死者腹部位置,腰椎上有穿透的洞,可见此镞是从腰部射入,穿透脊椎骨后留在了死者的腹部。

▲战国双翼带后锋铜镞,河北博物院藏

春秋时期的三翼有铤镞种类较多,既有翼较宽的,也有翼较窄的,到了战国时期,还出现了一种镞首短小的三翼长铤镞和一种镞首细长的三翼长铤镞,后者部分实物的镞首上有分段,分段者的翼不像其他三翼镞那样从镞底贯穿至镞锋,而是仅在部分段上铸有翼。除了三翼有铤镞之外,东周时期另外一种比较受欢迎的镞是三棱有铤镞。三棱有铤镞最早见于商代,春秋晚期开始流行。

在战国时期,三棱有铤镞和三翼有铤镞的装备量很大,双翼镞的数量则比过去有明显的减少。战国时期的不少三翼或三棱箭镞都有特别长的铤,这可以将箭的重心前移,提高穿透力,长铤箭镞总长可达30~40cm,有人认为这种长铤的镞是弩箭专用的镞。这种推论有一定道理,因为后世的弩箭也有以金属长芯贯穿箭杆的情况,比如武备志中便有类似记载。东周时期的弩箭大约长50cm,而弓矢一般长70cm。

除了长条形后锋双翼有铤镞、三翼有铤镞、三棱有铤镞之外,中原地区出土数量较多的便是圆身有铤镞,这种镞是弋射用镞,不能用于作战。除此之外,中原地区,还出土过管銎双翼镞、管銎三翼镞和锥形镞,三者的数量都很少。

东周时期,青铜文化达到巅峰,与此同时,人们开始少量使用铁器。由于冶炼技术有限,当时的铁器质量较差。以箭镞为例,铁只能用于制造箭镞的铤,而镞首仍由青铜制造。中原地区现存最早的铁铤铜镞制造于春秋晚期。战国时期,不少诸侯国都会使用铁铤铜镞。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滚滚,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