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很可怕,保护自己不被欺负学会这4招!

案例

要放寒假了,小马又期待又忧虑。期待的是,又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去球场踢球了;恐惧的是,去踢球时总会碰到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孩子,那些孩子实在是太不讲理了,即使没惹他们,也会突然走上来对自己拳打脚踢。

在青少年中,这种欺负人和被欺负的现象似乎并不少见,你也像小马一样被人欺负过吗?或者你见过身边的朋友或同学被人欺负过吗?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和解决这个问题呢?

让我们的心理学专家为你解答吧!

图/https://image.so.com/v

1

什么是校园中的欺负行为?

心理学家丹·欧维斯认为,欺负是某个学生在某段时间内被一个或多个学生反复或持续地施以负面行为,负面行为指有意造成或试图造成他人不适的行为。

欺负行为无论对欺负者、被欺负者甚至旁观者都会造成不良影响。以被欺负者而言,这类人会情绪抑郁、焦虑、孤独、学校适应不良等。欧维斯等人所做的一项研究发现,受欺负的儿童在成年后会出现抑郁症状和低自尊。欺负行为严重摧残了受欺负者的自尊,使得他们的自我评价水平大大降低。

2

怎样算是被欺负了呢?

那么,你知道怎么判断自己是否被欺负了吗?

常见的有直接欺负和间接欺负两种类型。直接欺负包括直接的身体欺负,如踢、抓、咬、推搡等,和直接的言语欺负,如辱骂、讥讽、嘲弄、挖苦等。

间接欺负是欺负者借助于第三方实施的精神欺负行为,如运用人际关系或关系网络来孤立、冷落受欺负者,背后说其坏话、散布谣言和社会排斥等,给受欺负者以精神上的打击。

研究者还发现,不同性别的个体在欺负行为的选择上有差异,如,男生中常见的是直接的身体欺负,而女生中常见的是间接欺负。

图/https://image.so.com/v

3

怎样才能保护自己不被欺负?

那么,如果你是案例中的小马,或是《哆啦A梦》中的大雄,当被身边人欺负的时候,你会怎样做呢?也许,我们可以先这样试试这几招:

◆◆完善性格特点

会不会被欺负首先取决于被欺负者的气质特点。

也就是说,个体的某些性格特点可能使得TA更容易被欺负,如:胆小、懦弱、情绪敏感性高等特质都被认为是被欺负的高风险因素。换句话说,具有大胆、果敢等性格特点的个体不太可能被欺负。此外,也正是由于受欺负者所表现出的上述性格特点,会导致他们在被欺负时无力抵抗,从而引发出更多的欺负行为。

图/https://image.so.com/v

◆◆改变看问题的方式

归因,是指根据行为的结果来寻找行为的原因。不少研究指出,在欺负行为中,某些孩子明显倾向于将情境中不明晰和模糊不清的信息,当成具有挑衅型的信息,甚至误解了信息本身。这种误解信息的倾向称为敌意归因偏差。可以想见,这种归因方式很容易导致他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如果他不能妥善处理这种冲突,被欺负也就发生了。

因此,在我们被欺负时,是否也可以多想一想,TA为什么欺负我?TA这是欺负我了吗?我的反应是不是过激了些呢?

◆◆做个受欢迎的人

我们和小伙伴的关系影响着我们被欺负的状况。那些在集体中被大多数同学欢迎的个体基本不可能被欺负。同时,受欺负的孩子能够从友谊中获益,友谊可以矫正他们以往的不良经历,保护他们不受或少受欺负。

看来,想要不被欺负其实也简单,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受同学欢迎的人吧!

图/https://image.so.com/v

亲爱的同学,如果你像小马一样被欺负,请你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以暴制暴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应该仔细分析问题的成因,看看是否能从自己的角度改变被欺负的状况。

最后一招,一定要把被欺负的事情告诉老师和父母,向他们寻求帮助哦。希望同学们都能学会好好保护自己。

撰文 / 陆小英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