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数十门语言是怎么做到的?

世界有很多种语言,有时候总想如果我会多国语言,那该多牛啊!可真心学不会啊~学个英语还得老师逼着学,哈哈~~有什么方法能让我对语言感兴趣?学语言有黄金时间吗?语言学习是相当重要的,要不然国际上也不会把2月21日定“国际母语日”了,而且,学语言还有好多好处呢,不信你们就看看文章吧!

一、学语言的黄金期就在这几年


我们学习第一门外语的时间越早,其效果越好。实际上,这跟我们学母语也有类似性。一个孩子如果在他/她的儿童阶段成长时始终呆在一个地方,那么在成年之后,他说话将始终带有当地口音,除非经过漫长地具有针对性地训练。学习第一外语也是一样。年幼的孩子在习得母语的早期,如果能浸润(高频率地听到和使用到这门外语,就像走路一样平常)在第一外语的环境之中,那么,他的第一外语很可能如母语一样流利,不仅说得流利,而且还能用这种外语进行思考。一个成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一外语时不得不借助母语的帮助——至少在学习基本语法规则和早期语言表达的时候是这样的。

而更年幼的语言学习者,可能就不需要母语的帮助,他们会自然地习得第一外语的语音、结构、语调模式,就像他们学习母语一样,这使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需要在母语和第一外语之间进行思维转换。学习得更深入,同时也更高效。

再则,我们年幼时,大脑还处在发育过程之中,这时候我们的脑子具有更高的可塑性,而外语的思维模式可以更好地嵌入到我们的认知模式之中。同时,年龄大些的语言学习者基本上失去了通过语音来复制外语发音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关键转换点是8到12岁,在这之后学习外语时,将不可避免地带有母语的口音——我们的耳朵已经不如年幼时候灵敏,而用于发音的肌肉也不如以往那么灵活了。

总结来说,学习外语越早越好,特别是如果能在8岁这一关键期之前,可能获得没有母语口音的外语能力,如果在这之后,也是越年轻越好。一个成人的学习能力比年轻人削弱了,不仅体现在学习语言上,还体现在所有其他方面——一个年轻时没学会骑自行车的人,很可能一辈子都学不会了。

二、能掌握数十门语言的奥秘

一个语言学研究者可能掌握数十门语言——其中还有很多是已经死亡的语言,这在普通人来看有些不可思议。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这实际上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1. 学习的连贯性

回想一下你学习第一门外语时候的早期,当你说出第一个句子时候,你实际上不仅习得了这门外语的新的发音方法——这锻炼了我们的发音相关肌肉群,也习得了这一语言的初步语法规则——这锻炼了我们脑子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你越多地练习这第一外语,相关能力也提升得越多,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使用该语言看相关的图书和新闻,从而你会变得更自信,反过来也更激励自己的学习。

如果进入学习第二外语的过程,你就已经明晰了学习一门外语是怎样的经历,需要怎样的技巧和认知能力,对所要面对的困难有了一个初步的期望——它们实际上都不过如此,我都经历过了。这一自行性的认识就决定了学习这门新的外语将不再困难。

2. 学习外语让大脑变得更强

认知科学研究证明,学习一门外语可以锻炼语言学习能力,体现在脑皮层上则是相关区域的面积和体积变得更大,就像我们锻炼身体会使得我们变得更强壮一样,在学习新的语言时,大脑也能更快地理解和浸入。

3. 不同语言之间有亲缘关系

另外,世界上的语言虽然不计其数,它们之间实际上是有亲缘关系的。比如欧洲的大部分语言,它们相互之间有很多共性,一些日常用词的拼写和发音是类似的,甚至语法规则也可能很相似。比如,一个学英语的人可以很快地学会德语,一个学过意大利语的人在学习同属于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语时,会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优势。而让一个欧洲人来学习日语,他将显然比不过我们中国人学日语的速度——日语跟中文有很高的相似性,但跟欧洲的语言相似性很低。

三、学习外语的好处不止一点

学习外语能为我们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大门,我们可以因为语言而更接近一种新的文化,有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除了这一显然的优势,学习新语言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认知上。

大量研究证明,一个双语学习者在使用一种语言时,另一种语言的相关脑皮层也得到激活。这说明双语学习者在使用一种语言的过程中,另一种语言也会得到锻炼。这使得他在这两种语言之间的思维方式切换越来越快,直接的好处是翻译能力得到明显增强。间接的,其好处体现在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上。

双语习得者的认知能力提升并不局限于语言能力,它将扩展到大脑的其他方面,使得人脑的认知网络更加高效,在处理其他任务时候,能具有比单语者更高的速度。这一好处甚至能扩展到大脑的深层结构中——双语学习者能有更好的记忆能力、更优秀的感知能力。

人在衰老过程中,双语习得者的大脑衰老得更慢,同时对一些与衰老相关的疾病有更好的耐受性——双语习得者患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综合症等疾病的概率明显低于同龄单语言者,而且面对一些神经系统损伤疾病,如中风等在治疗之后,双语言学习者能更快、更好地恢复。


(作者:中国科学院博士、德国马普学会博士DieEule,原创文字,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