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恩杰院士:守望中国探月工程!

(文章来源《院士讲科学》,该书由《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总策划,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专家:栾恩杰,导弹控制技术和航天工程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国防科工局科技委主任,中国科协荣誉委员,曾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航天局局长。

在我国航天领域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科学家,其中有一位与欧阳自远院士、孙家栋院士并称为探月工程的“铁三角”的院士——栾恩杰。

栾恩杰院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为中国探月工程,为人类天文学和航天技术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栾恩杰院士的航天人生吧。

“意外”走入导弹研发领域

1960年,20岁的栾恩杰从齐齐哈尔铁路第一中学(今天的齐齐哈尔中学)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入学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尖端专业和专业调整。于是,原本报考电机系的他,被转到了自动控制系,学习陀螺原理和惯性导航。

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之后,栾恩杰又顺利地考上了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自动控制专业研究生。1968年,从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的他奔赴内蒙古,进入了刚刚建立的国家固体火箭研究院,进行固体导弹的研制工作。在这里,栾恩杰和他的同事们在老一代科学家的带领下,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型潜地导弹,填补了中国国防体系的一项空白。

航天工程“细节决定成败”

带着在导弹领域的建树,栾恩杰来到了航空航天部。刚到部里不久,领导就将亚星一号的发射任务交付给他。这颗卫星曾由美国发射,但未能入轨。此后,美国派出航天飞机,在太空中寻获了这颗卫星,带回地球经过修理之后,卖给了亚洲卫星公司。这家企业想找发射质量好、价格合理又可靠的机构来发射,于是,中国航天人承担起了这项责任。

这是中国第一次承揽国际航天发射业务,也是中国的长征三号火箭首次进行商业发射,将卫星送到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于中国的航天事业可谓意义非凡。最后,中国人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而且超过了合同所要求的标准。亚洲一号卫星的入轨精度非常高,使卫星的使用寿命至少延长了一年。

在准备亚星一号发射的过程中,栾恩杰就将“注重细节”做到了极致。在航天发射中,将卫星装进火箭之后,需要撤除卫星上的铅封,以免在发射时造成难以控制的碰撞或者电路短路,威胁火箭和卫星。在准备带着火箭转场的时候,有人发现丢失了一枚铅封,栾恩杰和质量局长在火箭里面、组装现场乃至垃圾堆里翻找,都没有找到,反而在火箭重新组装的时候,发现了另一枚先前丢失却无人知晓的铅封。“这样一来,原本一个问题成了两个,我们既不知道丢失的那枚铅封到底去了哪里,也不知道这枚突然出现的铅封为什么此前没有被报失。”栾恩杰回忆说,“这个很小的问题,耽误了我们若干天时间,方才得以解决,但毕竟为即将升空的火箭消除了隐患。”

促成“嫦娥奔月”的铁三角

2004年,已经64岁的栾恩杰又多了一个头衔 —“嫦娥”探月工程总指挥。他与分别担任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和总设计师的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孙家栋,被誉为探月工程的“铁三角”。

“嫦娥”探月工程是中国第一个深空探测工程。栾恩杰将它规划为“绕、落、回”3个步骤进行。也就是说,总共6枚探测器将被发往月球,先后达成绕月飞行、软着陆和返回等目标,不断收获阶段性的成果,最终让中国人能够收获珍贵的月球岩石标本,并且对月球有全面的了解。如果奇数序号的探测器成功完成任务,它后面那枚用作备份的偶数序号探测器就会被赋予另外的任务,得到一些额外的天文学成果。

“地球耕耘六万载,嫦娥思乡五千年。残壁遗训催思奋,虚度花甲无滋味。”这是2004年1月中国探月工程被批复并正式启动时,栾恩杰写下的诗句。此后,在中国航天人的努力下,嫦娥一号探测器在探月工程启动仅3年后就发射成功。它的轨道控制如同教科书一般精确。


在嫦娥一号取得成功之后,原本作为备份的嫦娥二号经过改进再度出发,又取得了非凡的成果。它的分辨率从嫦娥一号的120米提高到7米,精确度提高了近20倍。

2015年2月10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国际永久编号为102536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栾恩杰星”,以表彰中国探月工程为人类天文学和航天技术进步做出的贡献。与许许多多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一样,情系航天和星空的栾恩杰,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了群星之中。

这就是栾恩杰院士的航天之路。当然,简短的文字远远不能将栾院士对航天的热爱,以及对航天事业贡献全部书写出来。同学们想了解更多关于栾恩杰院士的故事,可以持续关注我们“院士讲科学”哦,我们将持续为大家讲述顶级科学家们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