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已经走过了五年,为此我们对这五年的发展做出总结,推出【五年活动集锦】栏目。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的管理模式是怎样的吧。
2012—2016年的五年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在实际工作中逐步摸索和建立了一套科学高效、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较好地实现了对活动的全面统筹和精细管理,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实施。
一、建立完善管理机构
为确保活动顺利实施,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组建了全国管理办公室,中科院作为支持单位指导活动,各省级科协、教育厅(教委)、有关高校、中央企业、科研机构组建省级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的具体活动。
二、创新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分营及其管理
目前,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共有常规营、专题营、西部营三种类型,各高校作为常规营活动的承办主体,内部设立项目主管负责和省级管理办公室、港澳台承办机构以及校内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各相关央企和科研院所是专题营活动的主要承办者,由于企业和科研院所食宿条件有限,所以与部分高校合办,采取活动在企业、科研院所,吃、住在高校的活动模式。西部营活动由中科院昆明分院独立承办。截至2016年,常规营活动承办高校为51所,专题营承办单位为12家,西部营承办单位1家。
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统一安排在每年七、八月份。具体开(闭)营时间由各分营自主安排,同一地区各分营可以协商统一的开(闭)营时间。
三、营员招募工作的优化管理
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招募对象为高中生及带队教师,营员招募总额由主办单位根据年度工作经费及各高校最佳承载量确定,并按10:1的比例配备带队教师。各地营员招募数量综合考虑当地普通高中在校生、承办高校数量及上一年度组织管理工作等情况核定。
营员招募及带队教师选拔由省级管理办公室、港澳台承办机构负责,需从各地精心选拔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热爱科学、有科技特长的普通高中学生(当年5月就读高一、高二年级的在校学生)参加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选拔责任心强、沟通协调能力突出、具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中青年科技教师担任带队教师。营员名额适当向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等老少边穷及农村地区倾斜,为贫困地区青少年创造参加科技实践活动的机会。
四、管理的主要程序与工具
各分营承办单位为科学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机构保障,成立由单位领导和部门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协同推进。指定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青少年高校科学营项目主管,主要职责包括制订整体工作方案、把握工作进度、与省级项目主管沟通联络、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联络等,项目主管需要全过程参与活动,配合省级科协及学校做出各项决策,其职责贯穿科学营前、中、后期,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