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罗鹿外交”听说过吗?

说起中国的“熊猫外交”,相信许多人都耳熟能详。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向境外赠送、租借大熊猫是我国塑造国际形象,缓和国际关系的手段之一。早在一百多年前,东南亚的泰国也曾经将本国的珍稀动物“暹(xiān)罗鹿”赠送给其他国家。可惜的是,“暹罗鹿外交”昙花一现,几十年后就戛然而止。这其中的原因还要从19世纪说起。

图片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

19世纪中叶,印度、中国相继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原本受到两国庇荫的东南亚各国十分惶恐。那时候,东南亚的“泰国”还被称为“暹罗”。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暹罗为了对西方国家示好,就多次把“暹罗鹿”赠送给欧洲的动物园。

暹罗鹿是暹罗(泰国)一种土生土长的鹿类。它以湿地为家,以水草和嫩叶为食,性情胆怯而温顺。这种鹿的体型和梅花鹿相仿,但鹿角却极为华丽,角支长度可超过70厘米,一对鹿角有多达30个角尖(梅花鹿一般只有不到10个角尖)。在人类已知的所有鹿类当中,暹罗鹿拥有枝杈最多的鹿角,它一度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鹿。

1863年,暹罗鹿被西方人首次科学发现。它的英文名被冠以当时英国领事“Schomburgk”的名字,因此又得名宿氏鹿、熊氏鹿。1867年以后,暹罗鹿被送入法国、德国的动物园,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它的珍贵与奇特。一时之间,很多欧洲的探险家、博物学家纷纷来到东南亚寻找这种鹿。

图片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

太美丽的东西总能激起人的贪欲,而暹罗鹿的鹿角似乎是它的“原罪”之一。自古以来,泰国人就为了取得鹿角而猎杀暹罗鹿。这不仅是因为鹿角的形态美丽,能够制作工具,还因为鹿茸、鹿角是名贵的中药材。近代以后,火枪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狩猎效率。欧洲人对鹿角的收藏热情也刺激了猎杀和贸易。除了鹿角之外,随着人口的增加,贸易的发展,人们对鹿皮、鹿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图片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

作为一种独特的湿地鹿类,暹罗鹿生活在植被稀疏的河谷和平原,环境中的遮蔽物很少。它们的行动比较迟缓,雄鹿又长有招摇的鹿角,很容易成为人类的狙击目标。当雨季来临,洪水暴发,暹罗鹿会成群结队地聚集在块状的沙洲上,这令它们俨然成了活靶子。在那个没有动物保护意识的年代,人类的过度捕杀让暹罗鹿的数量快速减少。

19世纪末,暹罗(泰国)已经成为了大米的国际贸易出口国。为了促进农业发展,扩大农田面积,大片的天然湿地被改造成水田。失去了栖息地的暹罗鹿,有的来到农田里觅食,被人类射杀,有的躲藏进森林中,却不能适应那里的环境。这种鹿枝杈繁多的鹿角显然不适合在茂密的树林里穿行,哪怕在湿地平原上,它们也尽量避免去水草高而茂密的地方。到了20世纪初,暹罗鹿的数量已经十分稀少,但政府却没能采取任何保护措施。

图片来源:https://www.google.com.hk/

1931年,最后一只野生的暹罗鹿被警察射杀。1938年,最后一只人工饲养的暹罗鹿被醉汉殴打致死。谁能想到,原本堪称泰国国宝,担任过外交友好使者的暹罗鹿,竟然会从此销声匿迹,留下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结局。泰国的“暹罗鹿外交”也只能昙花一现。

1991年,在东南亚国家“老挝”的一家中药店里发现了一支形状奇怪的鹿角。经过鉴定,这是一支脱落时间比较新的暹罗鹿的鹿角。难道世界上还有幸存的暹罗鹿生活在老挝的湿地中吗?这至今还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