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灭亡真是因没进口西班牙重型火绳枪而打不穿清军铠甲?

俗话曰: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在激烈的战争中,作战双方往往都会经历相当大的损失。但这是在军事上人人皆知的道理,却在成功入主中原的八旗铁骑面前失去了作用。在清初的史料中,往往会看到满清铁骑面对明军枪炮还能做到零伤亡,还杀得明军望风逃遁,例如“兵发枪炮如雨雪,我军进击无一死者”、“能透二三层铁甲之枪炮,中我赤身或身着单薄者,竟未致伤,皆乃天神之庇祐也”。

看到这样的记载,有人就想出了这样的一种观点:明军之所以战败,是因为常用火枪威力不足,无法击穿满清重甲,若是能引入西班牙重型火绳枪Musket这样的西方武器就能击穿满清盔甲,也能战胜满清了。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很少有人知道,作为面临巨大军事压力的末日王朝,明朝不仅仅引入了西方的火炮“红夷大炮”,西班牙这种重型火绳枪事实也引入了。以徐光启为首的西法党们不仅仅将西式火炮介绍给朝廷,还通过各种渠道买入了西式的单兵火器,甚至西式盔甲。《徐光启集》:“广东募送能造西洋大小神铳巧匠、盔甲巧匠各十数名,买解西洋大小诸色铳炮各十数具,铁盔甲十数副”,这其中也包括了重型火绳枪Musket,只不过明朝称这种枪为斑鸠脚铳。

▲西班牙重型火绳枪Musket

斑鸠脚铳铳身长5.5尺,内径0.6寸,铅子重1.6两约59克,这种尺寸和弹重与Musket一致。

早在崇祯三年,西法党即通过天主教会购入了200门斑鸠脚铳和一千门其它类型的西式火绳枪(鸟嘴护铳),并装备到了明军手里。此后通过教会,这种西式武器的军购源源不绝,如崇祯八年两广总督熊文灿还将为了对付海寇而购买的斑鸠铳一百门解送入京。这类武器进入明朝之后,事实上也并未对局势有任何改变,满清铁骑在史料中依旧刀枪不入,不损一人。

▲史料记载的斑鸠鸟铳与Musket的对比图

那么,难道满清都是人形高达能避枪弹吗?

那显然是不可能的。满文老档中多次记载,清军为了遮蔽明军火炮火枪的伤害,往往身披两层重甲,并且推装有非常厚的木板盾车在最前方遮蔽枪弹,在乾隆年间成书的满洲实录还把穿重甲推盾车的清军士兵画了下来。如果清军真的刀枪不入,何以还需披挂两件重甲并推着盾车躲避明军枪弹呢?

答案不言而喻,为了凸显满清统治者的英明神武,清初史料往往故意夸大对手的兵力和损失,遮掩自己的损失,将自己表现的锐不可当。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因为满清最终入主中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种神话祖先的行为贯穿了清王朝的始终。

▲满洲实录中着重甲推盾车的清军士兵

破解这类神话并不难,仅需要从史料中遗留的蛛丝马迹去寻找即可。满清史料中承认的最大伤亡发生在天启六年的宁远之战“二日攻城共折游击二员,备御二员,兵五百”,这里仅承认损失了五百士兵。但是这里有2个游击战死,以这个为准绳分析历次大战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猫腻。

例如被称作辽左第一血战的“浑河之战”,清军攻击川军时“明之步兵,皆系精锐兵,骁勇善战,战之不退,我参将一人,游击二人被擒”,除了2名游击,还有一名更高级别的参将被明军活捉。仅从高级将领的损失情况就可以看出此战清军伤亡很大,绝对超过了宁远之战,但是史料却并未载明清军自己究竟有多少损失。

这种现象在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更为明显,为了对付明朝的区区7千锦州援军,身为八旗旗主的王爷多铎居然被明军打坠马,幸亏被部下奋力救出。这充其量是一场胜负相抵,互相撤军的接触战。但是在清军史料中依然记载明军大败。而且清朝史料更宣称仅用1万兵力就击败了援军宋伟吴襄所携的4万明军。而实情却是当时明朝重心在对付西北民变,并无多余兵力支援辽东。此时辽东全部明军只有约六七万之众,仅大凌河城内被围困明军就有1.4万。相当部分明军还需要守卫宁远、锦州、松山等城,能派出支援的总兵宋伟只携带了5000兵力,吴襄也仅有一千多家丁,加上途中各卫支援的兵力,这一战明军连2万人都不一定凑得出,又如何凑出满清宣称的4万人?修清史稿的民国学者大概也看不过去,最终将明军兵力修正为2万人。

▲明末兵书《西法神机》中记录的红夷大炮

最为明显的战例是发生在明朝灭亡前夕的崇祯十六年(1643)宁远之战,《清世祖实录》记载,清崇德八年,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与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统领大军以宁远为目标发动了攻击。实录记载,清军又是有如神助,轻松攻克明朝中后所、前屯卫两个卫所城堡,并缴获俘虏大量人马物资,总之是个大胜。清朝内部档案显示清军仅在攻克前屯卫时就损失了137人,而实录却未做记载。

但是,宁远呢?按实录所载此战目标难道不是“征明宁远”吗?最后清朝战报对宁远却完全不置一词,难道清军没有攻击宁远城,仅满足于攻克2个小小的卫所就打道回府了吗?

于是我们来翻看《明清史料》乙编第6本的吴三桂战报就会发现,清军不仅攻击了宁远,还与吴三桂率领的明军在宁远城下发生了一场实实在在的野战,但是清军遭遇大败,被吴三桂利用阵中暗藏的火炮打死无数。《清史稿》也有记载一名叫讷尔特的满清军官死于此战。明清史料各执一词,究竟谁更真实?作为第三方的朝鲜史料揭穿了这个西洋镜。

当时朝鲜世子恰好作为人质待在沈阳城内,他忠实地记录下来清军的实际情况。《昭显沈阳日记》记载,在清军出动攻击宁远时,他身在沈阳,十月初三听闻清军战报说攻克了中后所和前屯卫,清军缴获很多。但是到了十一月初四,世子获得清军还师时的真实情况却是“兩王之軍或四五或六七或八九各自作伴而歸、而人馬飢疲悄悄無興,亦無人畜財貨輸運之物,是此處之人無不喧傳”,还师的清军分明是一副大败而归的惨状。于是朝鲜世子大惊,派人多方打探得知原来是明军采用了坚壁清野之策,早早将大部分人马粮草撤出了难以防守的卫堡,集中兵力到宁远,因此清军在攻克的卫所里并未获得什么缴获,而攻击到宁远城下时反而遭受了大败,其中以汉八旗损失最大,“且孔耿兩將以前鋒傷損其軍兵有倍于清人”,就连支援清军的朝鲜炮手也死伤了十余人。也就是说,清朝史料将一场大败掩盖为了大胜,虚构了各种斩获,玩了一把自欺欺人。

▲电影中作为人质的昭显世子

以上案例就让我们充分理解,为什么被宣传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满清铁骑,在“七大恨”起兵后,不仅八旗每牛录丁口从努尔哈赤规定的300丁,降为皇太极执政时确定的每牛录200丁,连总兵力也从攻抚顺前的满洲十万大军,变成入关后顺治五年统计满洲八旗仅剩下区区五万多成年男丁,这其中还包括了皇太极将黑龙江流域各部人口近两万男丁扫入编为“新满洲”的人口。一只强大的满洲铁骑兵力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不断减少,最终不得不通过吸收蒙古和汉人充当主力兵力,作为征战之用。

还是那句老话,“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清军并非如自我标榜的那样战无不胜,神功护体刀枪不入,而是与明朝在辽东长达二十六年的拉锯战争中损失了巨大的满洲人口。尽管如此,满清仍得以入关统治中原,只能不得不说活了276年的明朝也实在是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李梦阳,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