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无古人的3D打印技术,3D打印物体无需通电就能连接WiFi

3D 打印又厉害了,这次居然打印出一种塑料物体和传感器,无需通电就能与其他连接 WiFi 的设备进行通信。

这技术是华盛顿大学研究出来的。光看字面意思你可能不太明白,这个 3D 打印出来的物体到底能干啥?简单来说它可以采集数据,然后将数据传送到其它连接 WIFI 的设备。

举个例子,比如你将它用到一瓶洗衣液上,当洗衣液快用完的时候,它自己就能感知到,然后自己连接互联网订购洗衣液。有木有很神奇?这就是我们未来智能化的生活。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称,他们发明这项技术是想 3D 打印一些日常家用物品。研发过程中,他们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仅仅使用塑料和 WiFi 实现无线通信,这项技术前无古人,所以也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能自己琢磨了。

这一琢磨还真琢磨出来了,为了实现 3D 打印物体与商用 WiFi 接收器之间的交互,研究团队采用了“反向散射”(backscatter )技术,让设备交换信息。

反向散射系统使用天线,通过反射 WiFi 路由器或者其他设备发射的无线电信号,传输数据。WiFi 接收器可以解码这些发射信号中蕴藏的信息。

“反向散射”技术,并不是设备自身产生 WiFi 信号,而是通过邻近的移动设备的无线电信号传输创建 WiFi 信号。设备只需要简单地反射现有信号,就可以达成交换信息的目的。

这样一来,问题就解决了,虽然塑料不会产生 WIFI 信号,但是可以用这个技术反射它周围的信号啊,简直聪明的大脑。

还有更厉害的脑洞,华盛顿大学的科研人员还发明了一项“调频后向散射技术”。你想要“会唱歌”的海报,“会说话”的衣服吗?这个技术帮你一一搞定!使用它,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都能变成无线电台,然后与手机通信交换数据。

此外,为了满足 3D 打印爱好者的动手欲,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设计出了公开的 CAD 模型。有了这个模型,爱好者们只需要一块塑料,各种能与其它 WIFI 通信的设备随你打印。

到底这个发明实不实用呢,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验证这一点,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打印了几个不同的工具,证明它们能够感知并成功地将信息发送至联网设备。

例如,他们制造了一个风速表,并将其固定在一个齿轮上。当齿轮旋转时,齿轮与嵌入物体的天线相连,然后天线就能反射周围的 WiFi 信号,并且这个信号可以通过 WiFi 接收器解码。

他们还制作了一个秤和一个可以测量水流速度的流量计。

另外,他们还打印了三个小部件——一个按钮、一个旋钮和一个滑块——它们都能通过类似的方式进行工作,可以用来与其他智能设备交换信息。

看来,确实是个不错的发明。等以后价格降下来了,可以考虑入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