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石头堆里认出恐龙的脚印?

曾经有一个机会,摆在你面前,你却没有看出来,怎么办?当你邂逅了一块恐龙足迹化石,你却把它当成了普通的石头……没错,这个羊圈就是用真正的恐龙足迹化石来“装修”的,甚至山羊君的食槽都是用化石凿成的!幸亏古生物学家在不久前发现了它。

这鸡,是恐龙

这个羊圈曾像隐世的武林高手一样,静静地呆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的一个农户家中,直到古生物学家们来拜访——他们其实被震撼了一把:这里的村庄里不仅有真·化石羊圈,还有真·化石驴棚、真·化石磨、真·化石地砖……这些化石,都是恐龙足迹化石。


这些足迹化石是距今1.8至1.7亿年前,早中侏罗世的恐龙留下的脚印。恐龙的脚印很不容易保存下来,雨水等各种干扰很容易就会毁掉它们,只有少数足迹在经过阳光暴晒等因素后会逐渐干燥硬化,然后被时机恰当地掩埋,并且经过亿万年的重重考验,才最终能够形成化石。不过,子洲显然拥有丰富的足迹化石,规模应该不小,在首轮研究中,就已经找到了几十个恐龙足迹化石。其实,当地居民也不是没有注意到这些奇怪的印记,只不过他们把这些足迹化石解读为当地传说中的神鸟“天鸡”或“金鸡”留下的脚印。

确实,肉食恐龙(兽脚类)的足迹比较像鸟的脚印,但是尺寸要大很多(当然,也有很小的)。邢立达等考证认为,它们之所以被当地人认为是“鸡脚印”,极有可能与一种野生鸟类——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有关。虽然黄土高原早已经没了这种鸟,但并不代表过去没有。至少在宋代时,这里的气候仍然不错,存在森林。红腹锦鸡就活跃在林间,所以这里的古人应该非常熟悉这种鸟。由于古人缺乏古生物和地质学知识,可能他们发现了这些足迹化石的趾数与红腹锦鸡相同,都是3趾(家鸡脚印是4趾,还有1趾向后),就把造迹者当成了红腹锦鸡。而这些色彩艳丽的大型鸟类,常被视为森林之神或神灵的化身,传说拥有凤凰的血统,也具备神化成天鸡的“遗传基础”。


这不是张真人的

金鸡并不是民间传说和恐龙足迹化石关联的唯一例子,比如齐云山的恐龙足迹化石,它就和张三丰的事迹关联在了一起。张三丰号玄玄子,是元、明两代著名道士,也被称为张真人,除了武当山,齐云山也是他的道场。张三丰晚年隐居在齐云山,并羽化在此。据传,在真人羽化之前,还在岩壁上留下的掌印,印证着一代宗师的神话。这组“掌印”位于齐云山小壶天景点内,小壶天明代修建的一个石坊,石坊的石门呈葫芦形,里面是一个长20米,宽3.3米,高2.5米的石窟,石窟的另一侧是悬崖,传言这里便是张三丰飞天成仙的地方。石窟内还供奉有道教神仙雕塑,多年来,游客上香,已经将石窟的一部分顶面熏黑了。而“掌印”就在这顶面之上。细细看来,这些“掌印”确实像极了人的手掌,不仅大小相仿,而且不止一个,更让人赞叹的是有些能清晰地看到五指,且“手指”张开角度也不像自然风化偶然形成的,最绝的是,有些甚至能够清晰地看到指甲的痕迹。


然而,后面的研究却发现,这些“掌印”也是恐龙足迹……这些足迹形成于白垩纪的晚期,括了三种不同形态的兽脚类足迹约60个。事实上,兽脚类恐龙的足迹并不难认,它们通常会有一根朝前的趾头,然后左右两侧各有一根趾头。如果足迹化石的表面覆盖的岩石风化消失,那你看到的就是凹进去的化石;而如果足迹层本身风化,只保留了原来覆盖的岩石,你看到的就是凸出来的脚印。小壶天的这些脚印都是凸出来的,说明底层的岩石已经风化脱落。也许一两个脚印让人难以辨认,但如果你能看到一群三趾结构并且伴有一定的走向,那有很大的几率就是看到足迹化石啦。不过,在齐云山这组足迹中,确实有一些例外,那是“五指”足迹,其实是有两个三趾的脚印重叠在了一起,让人产生了五指掌印的错觉,很可能因此才有了“掌印”传说的误会。

脚印有信息

事实上,在那些兽脚类恐龙足迹里有时还会有一些坑,或者凸起,这没准是吃草恐龙的足迹。单个的食草恐龙足迹是很难确认的,但是如果与其它恐龙足迹伴生,或者呈现一定的规则排列,也是可以认出来的。甚至一些特殊的足迹还能让我们获得一些有趣的信息,比如大型的蜥脚类恐龙是怎么转弯的呢?它们是慢慢走出弧线,就像汽车掉头行驶一样,还是原地转向呢?我们在山东诸城就找到了这样一组足迹,足迹的排列是半圆形的,这就表明它们很可能是像汽车掉头行驶一样拐弯的,而且很可能也是“前轮”控制方向的。


当然,兽脚类的脚印也有不是三趾的时候,除了化石保存不完整的原因,有些恐龙的脚印本来就不是三趾的。恐爪龙类中,最著名是在好莱坞电影《侏罗纪公园》系列中出镜的伶盗龙(迅猛龙),具有强大的掠食能力,它第二根脚趾很发达,是恐怖的厮杀武器。古生物学家推断它们平时走路的时候都是抬着这根脚趾走路的,以便防止趾甲的磨损,只有战斗的时候才会使用它。所以,它们的脚印应该是二趾的。但是,在四川凉山发现的伶盗龙足迹(Velociraptorichnus)不仅有二趾的,还有三趾的。这说明,它们也不是总抬着那个脚趾走路的,也会不时放下这根脚趾。毕竟这么一根暴力的趾头,在路滑时,肯定能起到防跌倒的作用。

研究恐龙足迹化石,除了能为传统文化找到原型外,更重要的还是挖掘其中的科学价值。相比骨骼化石,足迹化石有其优势,那就是这些化石肯定是原位埋藏。而很多骨骼化石在恐龙死亡后都会被水流等冲击搬运到别的地方,因而其埋藏未必是死亡现场。这一优势使得足迹化石更能再现当年发生的场景,我们也能根据脚印化石的形态、大小、特征以及排列方式,推断出一些信息。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足迹的长度推断恐龙的腿长(臀高),可以通过足迹间的距离推断恐龙的步幅,进而计算出恐龙行进的速度等等。更进一步,在很多化石点,我们还能看到不同类型的足迹化石保存在一起,能帮我们推断出当时当地的动物组成、种间关系以及气候特点等许多重要的古生物和地质信息。因此,恐龙足迹化石对我们了解那个失落的世界,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你有什么发现,欢迎联系我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