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比尔?盖茨,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出炉!

中国工程院11月27日公布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此次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67名,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9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8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人,农业学部8人,医药卫生学部7人,工程管理学部5人。

新当选的67名院士中,男性63人,占94%;女性4人,占6%。最小年龄49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56.37岁。60岁(含)以下的57人,占85%;61岁至70岁(含)的10人,占15%,更多优秀的中青年工程科技专家当选。

新当选院士中,来自高等院校的有31人,占46.2%;研究院所18人,占26.9%;企业及医院18人,占26.9%。多位来自企业和基层一线的工程科技专家,以及长期工作在新疆、甘肃等西部边远地区的优秀专家当选。

外籍院士增选结果同步产生,本次增选共有18位外籍专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其中包括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11月2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2017年当选院士齐聚中国工程院,参加院士颁证仪式。同时参会的还有新院士们的家人和团队成员,与他们一同分享当选的荣誉和喜悦。

“欢迎来到你们的‘家’。”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李晓红首先向67位新晋院士表示祝贺。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称号。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工程院大家庭新的一员,这是国家和人民对优秀工程科技工作者多年来辛勤工作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意味着新的责任和使命。”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表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不是创新的终点,而是创新的新起点,是我们参与伟大事业、开启伟大征程的新起点。

在接过院士证书的那一刻,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蒋兴伟切切实实地感到双手沉甸甸的。他说:“从碰到证书的那一刻,之前所取得的成绩已成为过去。今后要用这个光荣的称号,不断鞭策自己,继续努力前行,勇攀高峰。”

手捧院士证书,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彭金辉感到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他认为,作为院士,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是立身之本,更是做人之则。

“当选院士不是我的终极目的。这是荣誉,更是责任,既意味着信赖,更意味着考验。”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光辉表示,将珍惜新时代赐予我国工程技术弯道超车、跨越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应用贡献。

中国工程院肩负着院士队伍建设和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两大使命。清华大学教授张建民表示,将积极主动参与事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的探索与研究,积极投身到创新驱动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在“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尽心竭力、奋发有为,为院士称号增光添彩。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是中国工程院的“天命”。这是党中央、广大人民群众赋予中国工程院的历史使命,也是每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肩负的历史使命。

“院士只是荣誉称号,不应该绑定和附加特殊权力和利益。”李晓红强调,院士的首要责任还是科研和创新,希望新院士继续专注于学问,做潜心学术、引领创新、提携后学、彰显正气、弘扬道德的楷模。

当天,颁发院士证书的同时,中国工程院也向新当选院士发出了一封信,提出“八条共勉”,希望各位院士共同维护院士队伍的形象和声誉。

“希望各位院士坚守院士称号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定位,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院士称号,珍惜党和人民给予我们的荣誉,共同维护中国工程院院士队伍的纯洁性,不辜负党和国家的信任与重托。”周济从3个方面向新当选院士提出了要求和希望:第一,主动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勇挑重担、建功立业;第二,深入开展工程科技战略研究,服务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第三,弘扬科学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据了解,2017年院士增选,中国工程院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了相关工作。严把政治关,进一步加强党组对增选工作的领导;匡正风气,进一步彰显学风和品行导向;完善政策,进一步优化增选工作机制。增选工作于2017年年初正式启动,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两条途径,共提名了533名有效候选人。经过两轮评审和各学部选举、全院全体院士大会终选等程序,选举产生了67位新当选院士。

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李晓红表示,通过本次院士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覆盖和地区分布进一步改善,这将更有利于发挥院士群体的作用,推动我国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激励优秀人才的成长。外籍院士队伍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也从增选机制上为今后打下了坚实基础。这将为我国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工程院在国际工程科技界的影响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工程院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以下是本次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的最终名单:

本文由科技工作者之家平台编创,内容整理自科学网、中国工程院官网,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