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于做“陪衬”,这款SUV能让斯柯达的销量起飞吗?

在广州车展上,有不少重磅车型上市,其中SUV是绝对的主流。以目前的市场行情,正经汽车品牌只要有SUV,特别是偏入门级的SUV,似乎都能获得不错的销量。然而,这之中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斯柯达。要知道,在大众品牌的荫庇下,斯柯达的日子一直不好过。途观的销量扶摇直上,师出同门的斯柯达野帝却只有1000多的月销量。尽管后来改名Yeti,这款车依旧反响平平。

现如今,斯柯达决定卷土重来,推出了全新紧凑型SUV柯珞克。第一眼看过去,我们就仿佛看到了小一号的科迪亚克。比起野帝那个性的外观,柯珞克的平淡当然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特别是细看之下,还能发现柯珞克设计的用心之处,似乎这次斯柯达真的有机会逆转。这款柯珞克的具体实力如何?又能否让斯柯达销量腾飞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外形走心

有了大众在MQB平台上的多年耕耘,整个集团旗下的车型都拥有了一线水平的硬实力。剩下的变数,无非就是外观和内饰了。斯柯达旗下的车型更是如此,与大众对应车型的区别主要就集中在外形设计上。这次柯珞克的样貌出乎不少人的意料,在整体比例和细节把控上都有不少的进步,几乎达到了斯柯达品牌的最高水准。整体看上去,柯珞克跟大一号的科迪亚克很像,这对紧凑型SUV来说绝对是一个加分项。硬朗的线条配合锐利的LED灯,营造出了不错的力量感与科技感。

如果只是套娃,一款外形设计不会给人留下太多的印象。这次柯珞克在整体套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很多亮点,这才是其用心之处。一般车展的展台上,车辆几乎都是断电状态,以防电池亏电。而柯珞克坚持打开了部分车灯,为的就是展示其细节的精致。我们常说大灯是汽车的眼睛,而柯珞克第一次告诉了我们“眼睛”还应该配上“睫毛”。看这不规则但又细致的LED灯带点缀,似乎车的前脸有了神采。尾灯沿用了斯柯达家族式的C形设计,针尖状的收尾更是点睛之笔。外形上让人迷惑的,无非就是前车标下的一撮“小胡子”了。其实像科迪亚克一样均匀排布就好了,没必要为了不同而不同。

内饰依旧

要说斯柯达买家顾虑的点,内饰一定能排在前三位。受制于MQB平台的规范,斯柯达旗下车型的内饰缺少了灵活性,来来去去都是这几个样子。再加上要与大众品牌拉开距离,留给斯柯达的内饰设计空间就更加少了。这回,柯珞克也难逃桎梏,放眼望去车内几乎都是黑色的。中控屏的UI设计也以黑色为主,加深了塑料感,好在屏幕面积足够大,不会显得廉价。

其实斯柯达也明白内饰不是自己的强项,所以在这点上避重就轻,将突破口放在了的细节上。以1/min×100为单位的转速表是斯柯达的家族式设计,在实用性上没有太多进步,无非就是在告诉你“我不是大众”。白底黑字也是品牌特征之一,这点确实能提升可读性,但是质感上还是有所欠缺的。仪表盘中间的一小片屏幕,更是容易让人想到驾校的捷达;绿色的背光,更是不合时宜。所以说,内饰是斯柯达不可避免的短处,这在科迪亚克这一级别足以成为扣分项,好在柯珞克定位紧凑SUV,所以也算可以接受。

实力放心

海外版斯柯达的长宽高分别为4382毫米/1841毫米/1605毫米,轴距为2638毫米,采用与奥迪A3相同的平台生产。国产后的柯珞克将会进行加长,尺寸将为4432毫米/1841毫米/1614毫米,轴距也会比海外版长50毫米,几乎全方位的加长反映了斯柯达对本土消费者需求的重视。柯珞克的内部空间在同价位处于第一梯队,打实用性及家用性的设计又带来了丰富的储物空间。可以说,柯珞克的空间不用担心。

动力部分,柯珞克搭载的是1.2T或者1.4T发动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16马力(85千瓦)和150马力(110千瓦)。在传动系统方面,毫无疑问将是7速DSG双离合器变速箱。还是熟悉的EA211,还是熟悉的味道,动力、油耗、NVH都不需太担心。比起野帝丰富的动力匹配,柯珞克砍掉了过分入门的1.6L和过分“性能”的1.8T,确是明智之举。表现成熟而思路清晰的动力配置,绝对是柯珞克在同级中的优质竞争力。唯一的遗憾,恐怕就是没有海外车型的独立后悬挂了。但摸着良心说,尺寸上比海外车型大一圈,要比后悬挂形式重要太多。

前景可观

综合来说,柯珞克称得上是一只称职的“木桶”。原本劣势的内饰质感,放在这一级别上也不显得突出;再加上一流水准的硬实力,柯珞克是一款竞争力很强的产品。特别是在外形上的走心设计,让人们知道了斯柯达不甘于做“陪衬”的心。

预计2018上市的柯珞克对手主要来自日系阵营,日产逍客无疑是第一冲击对象。特别是两者都有1.2T动力配置,届时两车之间的对比肯定不会少。如果柯珞克的定价能延续斯柯达品牌一贯的踏实,想必市场表现不会差。高一级的科迪亚克月销量能稳定在5000辆每月,竞争力更强的柯珞克自然要向月销过万进击,柯珞克也有这样的实力。最后的问题是,在柯珞克和逍客之间,你愿意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