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中国礼乐文化有什么价值?

“东方夫人”晓旭: 中国新礼乐文化的坚定传习者

解筱文

前不久,由特朗普外孙女阿拉贝拉用中文演唱《我们的田野》、背诵《三字经》和古诗的视频网上刷屏,引起海内外舆论对学习中国文化的热议。通过媒体报道,不仅有很多国家的王子、公主在学中文,而且全世界 “汉语热”正在不断升温,中国文化影响力愈来愈大,令人感到无比欣慰。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化之所以不断走向世界,绽放魅力,影响全球,有三个重要基础。一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本身具有的生命力所在;二是中国综合国力与日俱增所带来的国际地位提升;三是官方和民间层面持续国际化、多元化、市场化的中国文化传播交流影响。

近年来,在中国礼乐文化教育推广和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上,活跃着一位才情并茂的“东方夫人”——晓旭。她钟情中华新礼乐文化的传承开创和传播交流,以“诗礼乐”为内核,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绽放光芒。

01

晓旭,本名杨旭,著名古筝艺术家、中国“诗礼乐”唱作人(集作词、为古诗词作曲、编曲、制作、演唱、教育于一身的古风音乐人),被誉为“东方夫人”的“环球夫人”全球亲善大使,琴凰宫、小凰子国际私塾教育、圣亚国际传媒创办人。

晓旭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职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长期修习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对传统音乐、词赋艺术功底深厚,并富有艺术创见。

晓旭能够演奏多种古今乐器,跨界的音乐演奏能力造就了她时尚与古典相结合的音乐风格,并且擅长作词作曲、自弹自唱,具有独有的音乐风格魅力。她创演的新礼乐,以传承、弘扬及创新中华礼乐文化为宗旨,以诗词歌赋为文体,启迪人心灵的觉悟;以孔子倡导的礼乐为美学思想,传递真、善、美;以医学宝典《黄帝内经》的五音疗疾,宫商角徵羽为音乐疗法,用以养生;以创作、弹唱古典音乐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再现琴歌美韵,其音乐特点具有“清、和、淡、雅”的独特魅力。

作为倡导中国民族音乐原创的音乐诗人,晓旭是中国新礼乐文化的推崇者、传播者,更是中国诗礼乐古筝文化的开拓者。她的代表曲目是古筝诗词弹唱的《北方有佳人》、《诗经·蒹葭》、《霓裳羽衣》、《礼乐》、《人间四月天》、《流水静心》等;钢琴诗词弹唱《青春流年》、《月》、《一生相随》、《思乡》等;音乐中国失传唐筝十三弦《枫》;古筝曲《陌上桑》、《宫》、《秋水》、《水云间》、《佳人曲》等;儿童诗词歌曲《悯农》、《静夜思》、《独坐敬亭山》、《敕勒歌》、《渔歌子》、《春晓》、《三字经》、《弟子规》等。

晓旭作品的独特音乐文化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及艺术魅力,深得很多修习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喜爱,也成为中国礼乐文化发展的“风向标”,受到海内外人士欢迎,成为搭建世界友谊的桥梁。

几年来,晓旭多次在国际慈善活动中为50多个国家大使和大使夫人表演自己创作并弹唱的中国诗乐,受邀出访多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和艺术表演。曾在联合国全球和平经贸论坛,为来自 100 多个国家的代表演奏中国诗乐。受希腊奥林匹亚市长邀请,赴希腊代表中国出席巴西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所用古筝被希腊马拉松博物馆收藏。

2016 年,晓旭参加环球夫人大赛全球总决赛,以其优雅的气质和杰出的才艺聚焦媒体和观众的视线,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荣获环球夫人亲善大使特别大奖、最具才华奖和金球奖,被誉为“东方夫人”美誉。

02

受良好的家庭环境影响,晓旭自幼酷爱中国传统音乐及经典文化,2002 年从中国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毕业后,从教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艺术教育中心。她当时提出“在中国一流大学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文化得以在世界传播”的理念,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推广古筝艺术教学,掀起学习古筝的热潮。

为大众化推动古筝艺术教育普及,2006 年至 2014 年于北京创办连锁艺术学校,开展古筝教学基本功的标准化训练及演奏个性化培训,带领一百多名教师团队为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台湾等地和加拿大、美国等万余名学员提供个性化的音乐培训,创下辉煌教学成绩。历年在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北京音乐厅等地举办专场音乐会,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2015 年,晓旭创办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新礼乐文化机构——琴凰宫国学院,2017年创办小凰子国际私塾教育和圣亚国际传媒,推广以礼乐古筝为特色,以诗、书、礼、乐为核心的中国国学传统文化,开展国内国际的文化交流和培训。

从文化表现形式上看,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元素。清华大学教授彭林讲,抓住“礼乐”就抓住了中华文化的真谛。在晓旭看来,诗代表中国的语言,书代表中国的文字,礼代表中国的品德,乐代表中国的文化,“诗书礼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的教育作用。对这些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进行创新创作进行融合和表现,通过音乐和诗词吟诵来表现礼乐文化,是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又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中国新礼乐文化教育推广中,晓旭认为,坚定文化自信应从儿童国学“诗礼乐”开始。在她看来,国学教育的“诗礼乐”可以很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表现形式为:诗礼乐不分家,相辅相成,诗中有礼、礼中有乐,从经典到诗词都可以与一起音乐念诵及吟唱,是对天地万物的感知、热爱而引发的最美妙的声音。

在晓旭的领衔运作下,琴凰宫国学院下属的小凰子国际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以“诗书怡情、礼乐培德”为特色,把国学与国际教育相结合,采用双语教育,以引领孩子探索自我本质与开拓国际视野。

她们组织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音乐学院教育专家及美国语言学家参与指导课程研发,把国学和音乐进行融合创新成为孩 子喜闻乐见的教学素材,针对 3 岁到 12 岁儿童形成了一整套儿童诗书礼乐课程体系。由中外籍专业教师协同教学,把“诗书礼乐”的思想和内容融入到孩子的每日教学和生活中,立志培养未来引领中国文化、传承中国文化、创新中国文化的国际化精英。

03

晓旭讲,今天的传统文化学习,正可以用诗书礼乐为核心内容,培养中华少年、优雅女性、书香家庭、国学教师。诗书礼乐,如阳光雨露浸润心灵,是给予身心健康成长的智慧之汤。每天颂诗一首、习字一法、演礼一则、赏乐一曲,长期坚持,学而时习,立德树人,可使孩子们成长为兼备“诗书礼乐”,可资“修齐治平”,具有人文情怀与世界眼光的现代中国人。

小凰子国际教育以现代私塾的样式,注重身心兼备、集体共修,让“小凰子”们在欢乐和体验中互帮互助、互动学习。《学经典》、《讲故事》、《唱诗词》、《画汉字》、《习礼仪》等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深得学生及家长好评。有家长赞叹道:“在这儿既能让孩子学到唱诗词经典、礼仪、古筝国学等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能让孩子接触到像超级记忆、脱口秀英语、孩子的一百种语言这样的现代教育和国际化的课程,能够让孩子全面发展,是我们作为家长最希望看到的。”

当有人问及小凰子国际教育与传统机构的教育有什么不同时,晓旭自信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当你的孩子会背 100 首古诗时

我们能极赋情感的唱、念 100 首古诗

当你的孩子歌唱着爱情、摇晃着嘻哈、街头、摇滚时

我们的孩子用国学经典、诗词歌赋歌唱着世界

再过十年……

我们的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或君子或淑女

爱你们,我的“小凰子”!

本文作者解筱文:评论人、作家、战略管理研究者。系国务院新闻办“全国网络核心评论员”、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互联网金融研究会特约观察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新华网思客智库、长江云智库专家;百度问咖、网易问吧专家;新浪微博签约自媒体人、界面JMedia联盟成员、百度文库作家、多家主流媒体专栏作家(特约撰稿人)。微信公众号:中国民间评论员(zgmj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