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在宫里脱光衣服,结果被皇帝撞上,一时间场面相当尴尬

中国古代都崇尚以礼治天下。在士大夫阶层中,几乎要求每个人都得用礼义廉耻作为行动准则。而讲礼仪,最基本的就是从衣着打扮开始。当两个人会面的时候,穿戴整洁那就是对彼此最起码的尊重。如果是下级见上级,那就更需如此。

当时的官员们在正式场合穿戴衣服除了必须要整洁外,穿的还比较多。以清朝为例,大臣在进宫时候除了必须要穿朝服外,里面都还穿着一身中衣,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内衣。这要是在天气冷的时候,到还好说。可是每到夏天,那就简直是活受罪。不过再热也得忍着,总不能像山野村夫那样“赤膊上阵”吧。况且皇帝也是这样的穿着,同样要忍受酷热。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也并不是每个大臣都那么遵守规矩,尤其是在没被其他人看见的时候,偶尔犯规就在所难免了。清朝康熙年间,就发生了一件著名的“御前失仪”之事。


清朝时期,紫禁城中的南书房是皇帝文学侍从值班的地方。皇帝经常会在此和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由于在南书房里能和皇帝近距离接触。因此,能被选进南书房对大臣而言,是一件无上荣耀的事情。

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经大学士李光地推荐,苏州名士何焯被选入南书房供职。何焯为人耿直,通经史百家之学,颇受康熙帝的赏识。


有一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南书房位于紫禁城的中间,通风条件不够理想,相比周围其他地方就要更热了。当时何焯正一个人在南书房当班,由于天气实在难以忍受,他看看周围反正也没什么人,于是就干脆脱光了衣服坐在里面办公。可他万万没想到,他才刚脱去衣服,康熙皇帝就在一群大臣的簇拥下来到南书房。眼看穿好衣服已是来不及了,可也不能衣冠不整地面见皇帝,于是何焯急忙钻到墙边的炉炕里。


本来就是大热天,何焯躲在狭小的炉炕里更是汗如雨下。可康熙却在南书房待了好长一段时间,何焯差点就热晕过去。等了很久,外面终于只有几位同僚的声音了。何焯用吴语问外面的同僚:“老头子去否?”可没想到康熙竟然还在南书房中,而且虽然何焯问的是地方话,但这句话的意思,康熙却听明白了,顿时龙颜大怒。何焯急忙从炉炕中爬了出来。本来康熙很生气,可看到何焯灰头土脸的样子,倒是觉得有点好笑,怒气也散了一半。还没等康熙开口,何焯马上就脱口而出说道:“老天不老却叫老,万物之首叫做头,父天母地就是子,我不是有心诽谤皇上的。”康熙虽然知道何焯是在胡说八道,但看他解释的合情合理,心里也很赞赏何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急中生智,于是便原谅了他。


这个南书房中的典故在后来广为流传。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故事的主人公从康熙、何焯变成了乾隆、纪晓岚。事实上,乾隆的气度远不如康熙,这事情要是真发生在乾隆身上,恐怕敢背后称他“老头子”的大臣,就要大难临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