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真相”,不睡觉也要看完!

(文章来源《院士讲科学》,该书由《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总策划,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专家:陈俊亮,通信与电子系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近几年,“物联网”正在成为人们熟悉的高频词汇。但物联网究竟是什么?

物联网是什么?

简单来说,物联网就是实现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但物联网中的“物”不是一般的物体,而是具有智能的物体,或者说带有微型计算机,具有通讯和感知等功能的物体。

目前,全世界的人口有70亿左右,而可以联网的智能设备的总量,如今已是数倍于此。通过这些设备,一些人已经享受到了物联网的便捷;如果全世界绝大多数人都被纳入到物联网之中,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就可能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普遍认为,在未来的10年或20年内,物联网会成为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突破领域。


物联网有哪些应用?

物联网与互联网能够无缝连接,可以实现虚拟和物理世界(现实世界)的一体化,也就把我们物理世界上的所有能够感知到的信息,都能够采集并转化。

比如说,对于大兴安岭等人们不易进入的林区,就可以通过物联网监测森林环境和树木的各种生长指标,并及时发现森林火灾。在一些容易发生交通拥堵的特大城市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为驾驶员展示实时路况,让人们可以选择拥堵更少的道路。智能电网有效地优化了电力公司对电能的分配,而且使居民有可能在家中布设太阳能电池板或风能发电设备,并将自家生产的电能卖给电网。

可以说,在生活中的很多个领域,物联网技术都有可能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它可以比人类更为敏锐地捕捉信息,并且可以更为快速地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节约时间和资源,甚至避免可能发生的惨重损失。

随着智能设备种类和总量的增长,物联网完全有可能被应用于更多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