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佛教的发祥地,历史超过1600年,慈禧太后曾来此烧香

“红螺腾焰碧峰巅,螺去潭空不记年。孤塔尚传埋玉蜕,一沟犹见涌珠泉”。这一首古诗所描绘的清幽之地,就是如今的“京北第一古刹”——红螺寺。

坐落在北京怀柔的红螺寺,总面积达到800公顷,号称“京北巨刹”,同时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教丛林。山门之上“红螺寺”三个遒劲的大字,由清朝皇族后裔,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亲笔题写。

整座古刹背靠红螺山,前临红螺湖,山环水绕,古树参天,形成一幅“深山藏古刹”的优美的画卷,难怪这里被众多信徒们誉为一片“净土佛国”。

说起红螺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佛教初兴的东晋时代。根据《高僧传》的记载,红螺寺的开山鼻祖——西域高僧佛图澄,曾经在中国弘法30年,兴建寺庙893座,红螺寺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中国北方佛教的发祥地,红螺寺在佛教界享有极高的地位,有着“南有普陀,北有红螺”的说法。鼎盛时期的红螺寺僧众千人,香火旺盛,拥有300多顷耕地,号称“一天吃一顷地”。

从东晋到清朝的1600多年间,红螺寺一直是备受重视的皇家寺院。据说在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还曾经来此上香朝拜,祈求佛祖保佑大清江山永固,只是后来她一直没能再回来红螺寺还愿。

让人心痛的是,历经千年的古刹红螺寺曾经一度变为红螺寺中学的教室,大量珍贵的文物遗失毁坏。如今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建筑,都是在1990年以后原址重建而成。

据说,在老北京民间一直流传着“男雍和,女红螺”的说法。意思是男子去雍和宫祈愿最灵,女子去红螺寺祈愿最佳。因此每天都有很多人千里迢迢来到红螺寺求姻缘、求子嗣。

昔日千年古刹,如今香客交织。人们常说:“心诚则灵”,估计当年慈禧太后来红螺寺上香许愿的时候,还是心不够诚吧!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