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没了就不能好好玩?金秋十月,这三种赏秋玩法最带感!

小长假刚刚过去,小伙伴们是不是还在为今年最后的一个假期的远去而忧伤?其实大可不必,假期虽然没了,但你还有周末啊!!

正值金秋十月,秋风送爽,北雁南飞,野菊盛开,小伙伴们不妨玩点不一样的。选一个晴好的日子,带上相机、望远镜,还有纸和笔,去山野、海边走走,看看诗古中咏唱过的鸟、花、蝶等动植物......光是想想就很美啊!

下面就跟随我们的作者一起,带着诗意去赏一个不一样的秋吧!

观雁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从10月中下旬到11月,南迁的大雁会比较集中地经过浙江,如豆雁、鸿雁、灰雁、白额雁与小白额雁等。这时候去宁波的杭州湾滨海湿地、温州的沿海湿地,均可能见到大雁,它们有的只是路过,有的会留下来越冬。

相对常见的是豆雁,只要去海边的湿地或开阔的草地、农田认真寻找,基本都能找到它们。豆雁比较好认,因为其黑色的喙部有一圈明显的橘黄色斑。而白额雁与小白额雁均比较珍稀,两者长得极为相似,后者比前者更少见。

图片来源网络

说来有趣,雁与燕这两种名字发音相同的鸟,或许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鸟类。关于雁的有名诗句有: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诗经·鸿雁》)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唐·刘禹锡《秋风引》)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宋·李清照《一剪梅》)

小时候,偶尔仰望天空,也曾见过美丽的雁阵,一会儿一字形,一会儿人字形……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要记得用眼睛记录下那些大雁迁徙的景象。

图片来源网络


观伯劳

“劳燕分飞”话伯劳

很多人会以为,成语“劳燕分飞”说的是“疲劳的燕子”纷纷飞走了,其实不是,而是说伯劳和燕子分飞了,伯劳其实也是一种鸟!

伯劳这种鸟,在《诗经》中即有咏唱:“七月鸣鵙(jú),八月载绩。”(《豳(bīn)风·七月》)这里的“鵙”,就是指伯劳。

而“劳燕分飞”则出自南北朝时萧衍所作的情诗《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这首诗对后世影响挺大,很多人拟作,以至于出现了好多首《东飞伯劳歌》。

图片来源网络

伯劳虽说属于雀形目,却跟老鹰一样,上喙的尖端弯曲如钩,其性情凶猛,能捕食昆虫、蛙类甚至小鸟,故有“小猛禽”之称。在英语中,伯劳被称为butcherbird,即“屠夫鸟”。

以浙江为例,分布在浙江的伯劳有5种,分别为:棕背伯劳、红尾伯劳、虎纹伯劳、牛头伯劳和楔尾伯劳。除棕背伯劳为留鸟外,其余均为候鸟。牛头伯劳与其他伯劳比,它的头部与身体相比显得较大,故名“牛头”;又因为头部棕红,故还有一个俗名为“红头伯劳”。

图片来源网络


赏菊和蝶

秋菊秋蝶秋色美


10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古往今来,咏菊的诗篇实在数不胜数,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宋·欧阳修《秋怀》)

以上说的基本都属于人工栽培的菊花。其实,古人咏野菊的诗也很多,例如:

“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唐·王建《野菊》)

“野菊未尝种,秋花何处来。羞随众草没,故犯早霜开。寒蝶舞不去,夜蛩吟更哀。幽人自移席,小摘泛清杯。”(宋·司马光《野菊》)

图片来源网络

在宁波,10月野外可见的菊科植物有很多,具有较好观赏价值的有陀螺紫菀、三脉紫菀、野菊、千里光、大吴风草等。其中,大吴风草因花叶俱美,如今在城市绿化中被广泛运用。

就连蝴蝶,也赶着“十月小阳春”,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唐·李白《长干行》)

上面诗中所谓的“八月”,按照现在通行的公历,基本是在九、十月份。

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除了作者说到的这些,秋天还有很多美景值得观赏,比如红枫叶和银杏。明天就是周六,小伙伴们赶紧行动起来,别辜负了这写美丽、独特的景象哦!

撰文/ 张海华

本文出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