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会讲话”的小屁孩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最近《爸爸去哪儿》第五季大火,好多人表示被小小春暖到了,嗯哼和小小春好萌啊之类的!很多人都很惊讶,从小这么会讲话的嗯哼和小小春是怎么养出来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说话厉害。不仅说话说的早,而且发音标准、语句通顺、词汇量丰富。要想培养一个“会讲话”的孩子,家长可要多留点心。

积累词汇、增强理解,家长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多和孩子说话

当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父母就要多和孩子说话了。

你可以描述孩子正在做的事情(“你在喝奶”);描述孩子的感受(“你肚子饿了,你想吃什么”);说出物体的名称(“这是小汽车”);描述物件的特征(“被子软软的。凳子是绿色的”);描述孩子听到的声音,并模仿它(小狗汪汪,小猫喵喵)。

2、多读绘本、讲故事,少看电视

经常“蹦”出一些新的词汇,连我都好奇她是哪里学的。“故事里讲的呀!”听故事、绘本确实是学习语言的好方法。

在看绘本、听故事的时候,孩子的语言能力、想象力都能有所发展。有些人觉得孩子看电视也能学说话,这是很大的误解。看电视只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孩子无法与人交流,看多了电视,不仅对眼睛不好,还有可能越看越“呆”。

读绘本时,有些父母害怕孩子听不懂,喜欢用自己组织的语言来讲。这不利于孩子词汇量的积累,因为我们常用的词汇、惯用的句式其实就那么多。

3、使用规范的语言

有些家长喜欢对孩子说一些自创的叠词,例如不说“吃饭”,而说“饭饭”,不说“小手”,而说“小手手”,以为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其实这两种说法对孩子来说差别不大。要想孩子说得好,不如从小对孩子好好说。

0-3岁的孩子,与人交往首先是眼神、表情、动作,最后才是语言。当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词汇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就会开口说话。

要想孩子早说话、说得好,家长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懒。

父母照料孩子,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孩子的一个眼神动作、几声哼哼,父母往往就能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有些父母接收到这些非语言信息后,立刻就给予满足。当孩子的理解能力及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父母就要适当地偷懒,促成孩子从非语言交流到语言交流的蜕变。

例如,当孩子指着奶瓶“啊啊”叫,妈妈明知道孩子想喝奶,也可以故意询问他:“宝宝想要什么,说出来”“宝宝是不是要喝奶?说喝奶”。如果孩子一时说不出,妈妈也要告诉他:“喝奶”。

2、等。

宝宝刚开始开口说话时,说的并不顺畅,一句话说的断断续续,脑袋卡壳。这时候我都会耐心地等待,等待她从脑子里搜索出这个词、组织好这句话,等待她自己说出来。除非她说错或实在说不出来,我才会一字一句地示范正确的说法。

有些父母缺乏耐心,孩子一时说不出话,就替孩子说出来,这其实剥脱了孩子练习的机会。而在等待孩子思考的时间,不停地催促或询问,会打乱孩子的思路、造成焦虑。最好的做法是安静地等待。

3、勤。

勤于示范。当孩子发音错误或者句子不通顺时,父母要勤于示范正确的说法。

例如当孩子把“饼干”说成“饼光”时,父母可面对着孩子(让孩子看到你的嘴型),放慢语速重复一至两遍“饼干”。不要刻意纠正孩子:“宝宝你说错了”,也不必要求孩子重复多遍正确发音,以防打击孩子说话的积极性。

4、变。

变着法儿增加孩子的词汇量。父母可以根据孩子已经掌握的词汇,引出更丰富的词汇。

例如,当孩子说:“我很开心”,你可以回答:“哦,你非常开心”(十分、超级、好)、“你很高兴”(快乐、欢喜、愉快)

其实每个孩子在成长的阶段都会有“语出惊人”的时候,只不过,作为父母,有时候会疏忽这一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