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真的会弃购歼-31选择F-35?

一贯发展平稳的中巴军事贸易似乎遭遇了一点挫折。前不久,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称巴空军正在寻求采购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战斗机,并希望这一目标能在十年之内完成。对此有媒体认为,虽然巴空军这一表态并没有直接涉及中国,但结合前些日子FC-31(即歼31)战斗机原型机飞赴成都并向巴基斯坦空军人员进行飞行表演和地面展示的传闻,巴空军很有可能更青睐F-35而弃购FC-31。那么,事实上是这样吗?

虽然很多媒体将巴基斯坦求购F-35视为巴空军将放弃FC-31的信号,但这种观点有待商榷。由于本国航空工业水平和规模的限制,巴基斯坦基本上不具备战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仅仅可以进行整机组装和保障维护。自建国之初,巴基斯坦空军就一直依赖外国装备。上世纪60年代,巴基斯坦空军开始装备中国的歼-6战斗机,从此开始了中美战机“两条腿走路”的局面。这种选择或许是基于巴基斯坦国防安全的考虑——防止因其中一方不能及时为战机提供维护保养和提供新战机时仍然有机可用,另外也与巴基斯坦国内的政治势力有直接关系。无论是哪个年代,巴基斯坦都没有停止同时装备中美两国的战机。2008年,美国恢复向巴基斯坦提供F-16战斗机,但巴基斯坦并未因此停止FC-1战斗机的更新装备,从这点便可以看出所谓F-35将代替FC-31在巴基斯坦空军中的位置的说法并不靠谱。

而从F-35和FC-31的设计特点来看,两者相互替代的可能性也并不大。F-35源于美国三军联合进行的JSF计划,该计划在提出时就考虑了对地攻击能力,并将其作为与制空能力同等重要的任务目标。由于美国三军和国外合作伙伴之间在任务要求上的差距越来越大,F-35发展至今已经出现“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局面,这对于F-35的发展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至今,F-35的体型越来越“肥”、起飞重量越来越大,造成的后果是飞行性能的下降和空战能力的降低。巴基斯坦空军由于面临着来自印度空军的威胁,长期以来一直以防空和夺取制空权为主要任务。F-35虽然有着性能卓越的雷达和航电系统以及完善的空战武器系统,然而其糟糕的机动性在面临第三代战斗机时都不能保证占据上风,更罔谈与印度与俄罗斯联合研制的新一代战机相比。从这个角度而言,F-35能否真正进入巴基斯坦空军,反倒真是个问题。

而FC-31在预定任务上,较之F-35则要简单得多。由于没有类似F-35的来自多个用户之间的“扯皮”,FC-31的设计定位自一开始就是以制空为主、兼具对地攻击能力的多用途战斗机。这种战机与强调性能优势的F-35的另一个明显区别是强调“用得起”,其技术水准要求达到第五代战机的门槛既可,这对于很多“囊中羞涩”又希望拥有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毫无疑问,FC-31在设计理念上更符合巴基斯坦空军的要求,如果未能受到巴基斯坦空军垂青则多半可能是在技术上难以与印度空军的五代机抗衡。但从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放言称十年内获得F-35来看,巴基斯坦目前对于第五代战机的需求并不迫切,以中国航空工业的水平十年的时间足够让FC-31完成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届时巴基斯坦空军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恐怕将是另外一种情况。

从上述角度来看,如果从对F-35有利的角度分析,巴基斯坦空军的潜在订单或许是这种战斗机开辟第三世界国家市场的一次良好机会;而从对F-35不利的角度分析,这样一种价格昂贵且作战能力并不符合巴基斯坦空军实际需求的战斗机,最终能否被巴基斯坦空军选用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这样说来,所谓“巴基斯坦考察FC-31是为采购F-35压价”之说便显得十分滑稽,反倒是巴基斯坦对F-35莫名其妙的兴趣更像是督促FC-31要加速发展。如果事实果真如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FC-31都更比F-35有可能进入巴基斯坦空军服役。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巴基斯坦空军装备F-16的中队原本大多装备F-104,而FC-1则主要用于替换强-5与歼-6。熟悉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结构的人都知道,巴基斯坦空军中中国战机与美国战机的发展从来都是并行的,是“新一代的中国战机替换老一代的中国战机”和“新一代的美国战机替换老一代的美国战机”,而非“新一代的美国战机替换老一代的中国战机”。虽然在巴基斯坦空军这块不小的蛋糕面前中美两国战机不可避免地会有竞争,但这并不意味这其中一方必须将另一方赶尽杀绝,更多的情况下是两种体系并存互补。所谓“选择F-35就一定是放弃FC-31”,不过是因对巴基斯坦空军装备体系不熟悉而造成的误解。未来在南亚的天空中,或许我们将看到的是FC-31与F-35“比翼齐飞”,而不是其中一种战机“一枝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