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究竟是什么呢?

锻炼、冥想、搜罗各种自助手册……我们拼命想要得到幸福,然而幸福究竟是什么呢?最近,京都大学的佐藤弥及其团队从神经学角度找到了答案。

据研究,人的幸福感是快乐的情绪和生活的满足感在楔前叶处的结合。楔前叶位于大脑内侧顶叶,当人有意识体验的时候会变得活跃起来。

人类用不同的方式来感知情绪。例如,当被夸奖时,有些人体会到的幸福感比其他人更强烈。心理学家们发现诸如此类的情绪因素与对生活的满足感一同构成了对“幸福”的主观体验。

尽管如此,产生幸福的神经机制仍是个谜。佐藤认为,一旦将其破解,将对客观衡量幸福的程度大有助益。


佐藤与研究小组成员通过核磁共振扫描了研究参与者们的大脑。随后参与者们接受了一项问卷调查,回答他们大体有多幸福,对情绪的感受程度有多强烈,以及他们对自身生活有多满意。

他们的分析结果显示,在幸福问卷中得分较高的人的楔前叶中有较多的灰质。换言之,对幸福和悲伤感受更强烈、更能体会到生命意义所在的人,有着更大的楔前叶。


“历史上,很多如亚里士多德一样杰出的学者都思考过幸福的真谛,”研究牵头人佐藤弥说。

“很高兴我们现在对何谓幸福有了更多的了解。”

那么这对我们有什么益处呢?佐藤希望这项发现能帮助人们训练对幸福的感受。


“数项研究表明,冥想可以增加楔前叶中的灰质数量。这一关于幸福源于大脑何处的新洞见将帮助人们在科学研究基础上开发幸福相关的项目,”佐藤说道。

Sources:

Sato, W., Kochiyama, T., Uono, S., Kubota, Y., Sawada, R., Yoshimura, S., & Toichi, M. (2015). The structural neural substrate of subjective happiness Scientific Reports, 5 DOI: 10.1038/srep16891


文章来源:LUNATIC LABORATORIES

编译:未来论坛 商白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为 “未来论坛”微信账号(ID:future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