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八一四空战的主角只有高志航?这位飞行员一样值得铭记

80年前的1937年8月13日,著名的淞沪会战爆发。1937年8月14日,也就是淞沪会战开始的第二天,中国空军开始对侵犯上海的日机进行了反击。在这一天中有个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就是梁鸿云,抗日战争历史上第一位空军烈士。

▲梁鸿云烈士

梁鸿云,(1913.9.20-1937.8.14),山东省栖霞县人,中央航空学校第二期毕业。他历任空军驱逐第一队飞航员,空军第六队队员,中央航校洛阳分校飞行教官,空军第7、第8队队员,空军第五大队第24队副队长(上尉军衔)。

1937年8月13日,也就是淞沪会战爆发的第一天,南京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发布了《空军作战命令第一号》,内容指出:“上海之敌,约陆军7000人凭借暗中建筑之工事负隅顽抗,及新进集中之大小军舰约30余艘侵犯上海危害我首都之企图。连日以来,敌水上侦察机2架或3架,陆续侦察我宁波、丽水、杭州、阜宁、海州诸地,有航空母舰在远海游弋,我正侦察中。要求各部队于本月14日开始移动,以16点到18点到达根据地为标准,其由现驻地出发之时间,队长定之,已驻在各根据地之部队,可就地休养准备。”

中国空军的飞行员一听到可以升空作战,一个个都慷慨激昂。梁鸿云也不例外。他主动请缨,最终也如愿以偿。

紧接着,南京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鉴于日军在海上的巨大威胁,于14日凌晨下达了《第二号作战命令》:命令第2、第5大队对淞沪地区的日军发动攻击,第6大队海面侦查,搜索日军军舰。

日军方面呢?早在8月8日,日本海军就已经将装备最新式的三菱G3M九六陆攻的鹿屋空(鹿屋航空队)和木更津空(木更津航空队)临时编合成第1联合航空队,准备投入中国战场进行作战任务。11日,从水上飞机母舰“神威”号上起飞的侦察机对浙江、上海等地进行了侦查。本来日军计划将“龙骧”“凤翔”和“加贺”号投入上海作战,却因为台风而没有赶上“八一四空战”。

▲1938年的“龙骧”号航空母舰,近处是两架九六舰攻

▲“凤翔”号航空母舰甲板上准备起飞的九五舰攻战斗机群,拍摄于中国沿海作战时期

▲停泊状态的“凤翔”号

▲八一四空战油画作品

14日,随着地面战斗的正式打响,中国空军的飞机也开始飞临上海上空参战。早些时候,中国空军的第35中队的5架OM2C“可赛”战斗机袭击了上海大公纱厂内的日军军械库。8时40分,中国空军第二批攻击部队飞临上海上空实施对日军的空袭。

9时20分,驻扬州的第5大队25中队的8架“霍克-Ⅲ”战斗机从扬州机场起飞,这其中就有梁鸿云的2410号战斗机。这些飞机都挂载着250公斤的炸弹,奉命袭击日舰与地面目标。起飞后,8架战鹰沿长江飞行。飞至南通附近后,发现日军1艘驱逐舰。在2000米的高空,8架飞机开始变换队形,俯冲投弹。队长刘粹刚率先投下复仇的炸弹。随后,梁鸿云根据队长的弹着点进行了修正,成功炸中日舰尾部。敌驱逐舰重伤,左倾40°。“炸中了!炸中了!”梁鸿云和队友们兴奋的大喊,互相摇摆机尾,以示庆贺。8架战斗机顶着尚可还击的日舰的防空炮火,轮番投弹,日舰终于支撑不住,沉没江中。11时30分,8架战鹰凯旋返航,降落扬州机场。

▲“霍克-Ⅲ”战斗机

一鼓作气。下午,第5大队的队员们再次出击。不过这次队员稍有调整:除队长刘粹刚、副队长梁鸿云和飞行员袁保康起飞参与攻击以外,其他队员驻留机场修整。这次的目标是日军驻沪司令部。

起飞一小时后,三机编队飞抵目标上空。 二时许,刘粹刚、梁鸿云等驾战机3架,在上海市上空巡逻。天气很恶劣,虽然雨停了,云层却很低。梁鸿云只顾搜巡云层下面的空间,不料被躲在云层里面的日机发现偷袭。梁鸿云所驾驶的2410号战斗机被偷袭的敌机击中,背部、腹部多处中弹。但是梁鸿云强忍疼痛,驾驶已经受伤的战鹰在虹桥机场迫降。不幸的是身受重伤的英雄没能拯救自己和自己的战鹰,迫降失败,飞机损毁。赶来的人们急忙将梁鸿云救出飞机,送至医院抢救。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英雄于17时20分壮烈牺牲殉国,年仅24岁。烈士牺牲后被追赠少校。遗有父母及一双儿女。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英烈碑中国烈士碑和公墓东侧的墓碑上均刻着他的名字。

▲队长刘粹刚

梁鸿云烈士在牺牲前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不能死,我还要飞空杀敌。”但他再也没能睁开眼睛重返蓝天、杀敌报国。而他的妻子葛玉瑛携带着不足周岁的女儿梁孟霞在南京,因淞沪战事吃紧,也未能得以去上海与他的遗体告别。

梁鸿云是中国空军反击侵略者牺牲的第一个烈士。鉴于8月14日首次空战告捷,国民党政府国防委员会把每年的这一天定为中国“空军节”。在庆祝胜利的同时也同样有着惋惜烈士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