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与妈妈不亲近!偏爱粘着阿姨、粘着姥姥?

许多爸妈都曾经遇到过宝宝不要自己的“囧境”,比如只要妈妈不要自己,让被“排斥”的一方深感受伤;还有的妈妈会认为是自己的疏忽而导致宝宝不和自己亲近,非常内疚自责。其实我们只需要了解宝宝心理,就不会有如此困惑!

生活情景:

当莉莉10个月时,妈咪白天去上班,下班后去邻居家接她。每次去接莉莉,她都紧紧抱着邻居阿姨的脖子,不肯放手。莉莉妈既尴尬,又自责,认为正是由于自己疏于陪伴,让宝宝才不肯亲近自己。

这种现象是宝贝的感觉超负荷所致!

宝贝出现这样的行为,与成人的忽略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仅仅是宝贝正常发展所致。

1.宝宝对陌生人的焦虑出现在6个月左右,并且会持续达2年之久。

2.宝宝对某个人的偏爱会出现在8-10个月左右,并且这种偏爱会在宝贝1岁生日后就逐渐消失。

最新研究显示,宝贝对某个人的偏爱是一种大量存在的普遍现象,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非是宝贝的性格或个性,而是宝贝此时的“感觉超负荷”。

何谓“感觉超负荷”?

宝贝无法应对和处理对多个人的感情与依恋的状态就叫“感觉超负荷”。在这个阶段,宝贝很难同时去处理对待两个人的感情,宝贝还不会说:“我也爱你,爸爸,只是我还没学会如何适应从妈咪的怀抱到你的怀抱。”因此,宝贝就会说:“不要爸爸。”

理解了宝贝这种心理发展的状态,就不会认为宝贝出现偏爱一方家长的行为是出于故意了,能够正确调整双方的心态,体会到宝贝不是不愿意同时爱两个人,而是不能。

如何改变宝贝的偏爱?

1.帮助宝贝逐渐度过心理特殊时期

尽管10个月的莉莉妈已经试图辞去自己的工作,在家全职照料宝贝,希望通过多花时间陪伴宝贝,来重新贏回宝贝的心。但实际上,莉莉妈完全可以通过一个合理的生活常规安排,来让莉莉逐渐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虽然宝贝出现对某个人的偏爱符合婴幼儿正常的心理发展规律,但如果这种行为长期保持甚至得到了鼓励、强化,那么这有可能演变为一个不良习惯,正如不良的睡眠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一样,成为一种让人挠头的问题行为。

2.避免宝贝继续偏爱妈咪或爸爸

如果爸爸或妈咪一看到宝贝难过,就让步,那么这无异于纵容宝贝继续偏爱一方家长,冷落、疏远另一方。这将让父母之间形成一种紧张关系,并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实际上,很多妈咪都处在这种矛盾情绪之中,一方面,当宝贝呼唤的时候,觉得自己走开了很内疚;另一方面,不走开,宝贝又不断排斥爸爸,让家庭关系变得僵化。

其实,妈咪应该将这种矛盾化解,让家庭成员之间有更多的相互理解,营造一种健康的家庭环境。爸爸和妈咪可以经常交流,在宝贝面前表现出一致的态度,这样宝贝就不会感到困感。

3.在宝贝面前态度一致

很多时候,夫妻二人在宝贝的教育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从而导致一个问题长期持续。因此,夫妻间经常性地讨论宝贝生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共同去认真对待,寻找适宜的解决方案,并一步一步付诸实施,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4.调整宝贝作息时间

帮助宝贝顺利度过这个时期的另一个积极方法就是通过调整宝贝的日常作息安排,让被排斥的一方家长成为宝贝一日生活的一个部分。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受偏爱的一方家长应该回绝宝贝,并且坚定地离开,走出宝贝的视野,走出宝贝的脑海。

调整宝贝日常作息细案

1.适时切换陪伴者

如果一方家长白天在外工作,另一方在家,那么转换的最佳时机就是晚餐的时候。白天在外工作的一方家长,可以在晚餐后,带宝贝到花园去走一走,到院子里去散散步,或者只是到另一个房间去玩上一会儿游戏。

2.陪宝宝洗澡

让受排斥的一方家长每晚给宝贝洗个澡,即使不是每晚,也尽量经常给宝贝洗澡。(这条针对3岁以下的小宝宝,3岁以上的宝宝已经有了性别意识,最好不要让异性父母帮忙洗澡,6岁左右的宝宝就应学会独立洗澡。)

3.陪伴宝宝就寝

宝贝就寝时,安排受偏爱的一方家长离开,让受排斥的一方家长陪伴宝贝入睡。这样宝贝就会逐渐接纳这位被冷落、疏远的家长,感觉到他或她也是自己的亲密家人。

应用这些策略,能避免宝贝把最初的偏爱演变成一种长期的不良习惯。以上所有这些方法都能帮助宝贝与受排斥一方的家长密切联系,拉近关系,让家庭每一个成员在家庭结构中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位置,享受到和谐家庭关系带来的愉悦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