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会犯错不是因为不懂, 而是以为自己都懂

项羽之败本质在性格之败,项羽是要做霸王的而不是做君主的。以为不是要做君主所以就由着性子来,有着性子来的都是要做称霸的都是称不了王甚至是称不了王的。项羽进入咸阳以后,本可以关中为本支配天下然而却一心衣锦还乡东归,不愿意听韩信进言。从这方面来说他是想回家的想在乡里乡亲面前衣锦还乡的,项羽与英布和蒲将军密谋坑杀秦军更是做了天下之大不为。

相反刘邦虽然生来霸道却拧着性子来,生生的做了王道而得了天下。刘邦入关后,从樊哙、张良谏, 封秦重财物于府库,不取分文。并当众宣布: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同时派人到各县乡村广而告之。秦人大喜,献上牛羊酒食犒劳军士。沛公又推辞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这样秦人更加高兴了,唯恐沛公不为王。刘邦的本性也是贪财好色的,但是为了达成目标,他变得很能克制自己。

这与项羽每攻城破镇后遂收其货宝妇女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要做王道的、这是要行王道的——这一点范增看的十分清楚: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历史上评价刘邦与项羽的文章汗牛充栋,各种因素林林总总。如果把二人的种种行为都归结于以个坐标之下我想问题就会看到本质了。雄才伟略我想这个词如果分开来看的话就能解释很多问题。好比张学良评价张作霖与蒋先生时所说:我父亲是有雄才无伟略、而将先生是有伟略无雄才。当我们抓住本质的概念去理解现象时,就会找到本质就会看到本质。

这句话同样可以用在项羽与刘邦上身——项羽是有雄才无伟略、刘邦是有伟略无雄才。那为何刘邦却成了事而项羽却败了事。这就要看领导者自己了,所以我说每一个管理者都是觉觉者。这个觉觉者就是知道自己的哪里行、哪里不行。很多领导者都是觉得自己哪里都行、甚至是没有不行——人之所以会犯错不是因为不懂,而是以为自己都懂。刘邦+韩信就是雄才+伟略的组合而项羽没有这个组合,有时他也不听。

这也就说到了团队的合作,在我们的团队中同样需要这样的组合

雄才+伟略

所谓雄才是:战略的高度

所谓伟略是:策略的深度

往往一个企业能够有所成就是在于雄才与伟略的配合。说到底是创业者的用人,往往我们都把人才当奴才用,以为给钱就可以,其实恰恰相反。作为领导者首先知己,就是知道自己是雄才还是伟略型,其实要找到互补的人——董事长+总经理=雄才+伟略/伟略+雄才

如果两个人都是雄才或者都是伟略团队基因是缺失的。现象是复杂的、内容是简单的,当我们从这个简单的词去看问题时,也许就能一目了然——在我们的意识中要有本质的意识,要有对本质的追问。

从中国历史上你看,皇帝首领大多数是北方人,宰相是南方人。南方人比较窄小,蒋先生这个人比较窄小,你看他用人,他自己的亲戚和他自己有联系的人就特别好,不是跟别人平等待遇。就拿我来说,我父亲也跟我一样,不管你是谁,我看中了你,就平等待你,没有说这是我的亲部下,我自己的亲堂弟都把他枪毙了。——张学良口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