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尔巴群岛为何对中国免签?

欧洲北部北极地区有一群岛,叫做斯瓦尔巴群岛。由数十个小岛组成,面积约6.1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三千多人,主要是挪威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波兰人等。

目前,该群岛归挪威管辖。不过,主权虽属挪威,但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人,却能在这里自由出入,且还可以生产开发。

这是为什么呢?

这还得归功于海盗可能。

原来,1194年,北欧海盗最先发现该群岛,并以此作为基地,外人很少知道。直到1596年,荷兰探险家威廉·巴伦支才揭开其真实面纱,并将其命名为“斯匹茨卑尔根”,在荷兰语中意为“尖峭的山地”。

自此,这里开始成为捕鲸人的福地,荷兰、英国、德国、法国人纷纷来到这里捕鲸,最多时有300条捕鲸船在此穿梭。1900年斯瓦尔巴群岛发现优质煤矿后,更是引来了各国人士。美国人、英国人、荷兰人、德国人、俄国人、挪威人纷纷来此开矿。

1908年5月,康有为到达斯瓦尔巴群岛的那岌岛,赋了一首“携同壁游挪威北冰洋那岌岛夜半观日将下末而忽升”的诗,附注:“时5月24日,夜半十一时,泊舟登山,十二时至顶,如日正午,顶有亭,饮三遍酒,视日稍低日暮,旋即上升,实不夜也。”实际上这就是北极的极昼。

在开矿的过程中,各国老板发生纠纷,加上该群岛主权未定,逐渐上升为国际问题。

于是,各国开始争论群岛主权的归属。

1920年,由挪威、美国、丹麦、法国、意大利、日本、荷兰、英国、爱尔兰及瑞典等国签署了《斯匹茨卑尔根条约》,规定挪威对群岛拥有主权,同时规定各个签约国均可以自由在此进行经济活动,权利均沾。

当时的挪威虽然不乐意,但胳膊扭不过大腿,不得不于1925年批准该条约,这就是《斯瓦尔巴条约》,还为该群岛命名为斯瓦尔巴群岛。

同年,应法国政府邀请,中国北洋政府段祺瑞派特使前往法国巴黎也签署了该条约。自此,中国人可以自由进出斯瓦尔巴群岛,并分享条约规定的权益。

不过,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才依法恢复对这座岛的使用权,并于2004年7月,在此建立了著名的科考基地“黄河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