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与鸡汤文的最大区别:可教人,亦可塑人

一直以来,对于文学经典的概念并不是特别的清楚,模糊的认知便是有名的作家与作品。直到接触了更多的经典文学作品之后,从中也慢慢有了一些的体会,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然有它的道理。

文学经典的共性其实并没有太多高高在上的东西,相反,它重视平凡、重视真实,它让你读来会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就是在写生活,但只有仔细品味才知道个中高妙。这类作品,典型的像《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还有莫言的许多作品,它们都是读来觉得连贯自然、接近生活,但是作者下得功夫绝对不是常人能达到的,越是看似简单的,越是难以完成。

像刘绍棠的《蒲柳人家》里描写一丈青大娘的片段:“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我们看着简单痛快,却不知道作者用心良苦,当然,这也足以看出作者的水平高超。“一丈青”大娘,这个称呼,我们自然知道是来自于《水浒传》里的扈三娘,如此便能直接说明“一丈青”大娘的个性;“雨打芭蕉”却是用了中国汉族民间器乐曲,“长短句”指的是词,“四六体”指的是骈文,“鼓点似的”又用了京剧中的京韵大鼓元素。这光写个“一丈青”大娘骂人就涉及到这么多文学性的东西,足以见得水平之高,看似简单的作品实际蕴含着广泛的文学价值。

文学经典与鸡汤文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鸡汤文表面上是在抚慰心灵,实际上是在引导甚至强迫你要怎么去做,而文学经典则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故事来构成,它只代表作品本身,而并非要强加给读者什么样的思想,文学经典使每个读者都有他自身的体会与感知,它对于每个人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文学经典,有的时候就像是在给你讲述一个故事,或平实,或荒诞,悲欢苦乐,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在于读者自身的体会。

读完莫泊桑的《一生》后,每一次的感悟都会有所不同,由最初对雅娜的同情到怒其不争的埋怨,再到会开始反思社会与人性、隐忍与麻木。莫泊桑用极其细腻柔软的手法来描绘这样一个没有温情的故事,从满怀期待到失望绝望,最后完全麻木。人性渐渐褪化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于人的选择,社会与他人的语言以及行为,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别人,所谓的隐忍,不过是对罪恶守旧主义的屈从,既然选择了忍受,也就决定了一生。好的文学作品的价值由此可见,它不拘束你的思想,反而扩散你的思维。

文学经典就像是冬天里的温泉水,你置身其中,感到温暖舒适、放松自在,但其实它也在慢慢滋养你的身体,使你渐渐复苏强健。真正的文学经典会使你十分享受整个阅读过程,使你不舍得停下来,迫切地想要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虽然有的时候读完一部作品却没有太大心得,但是读书的过程便已经在滋养着你的心灵了。书中的世界很大,我们能从中有所体会,有所反思,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前行的道路。

文学经典,可教人,亦可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