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力不行的日本铠甲代表:大都会馆藏14世纪日本大铠

大铠(日语:大鎧,英语:?-yoroi)最早于公元十世纪日本平安时代中期至晚期间出现。十二世纪晚期,伴随着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集团之间的战争,大铠开始流行。它是另一种日本盔甲“胴丸”的前身,以铁片和皮革为主要材料,属于高档的武士装备。现存的许多大铠都曾属于中上层武士,有的作为祭品捐赠给神社,另外的则是在后人手中传承至今。

▲16世纪日本传统绘画中展现的身着大铠的武士

▲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一件大铠,由巴什佛德?迪安捐赠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武器盔甲厅以藏品丰富著称,其中也不乏日本盔甲精品。上面这副大铠约制造于十四世纪早中期,高95.3厘米,腰围约55.9厘米,重17.3千克。一般认为,它是由足利幕府的开创者足利尊氏(1305-1358)捐予东京附近的“篠村八幡宮”神社的。其特点在于胸甲的右侧是一个独立的嵌板,将胸甲封闭起来,而下方则是类似裙状的四面下摆。沉重的铠甲对行动有一定阻碍,而这样的下摆本也是为了方便武士骑马所设计。

▲胸甲上装饰着富有日本特色的佛教神明图样

▲大铠头盔

▲大都会博物馆的另一件大铠藏品

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另一件大铠高69.9厘米,腰围43.2厘米,大约制作于十四世纪早期至十五世纪早期。它最终被某位足利幕府将军捐赠给了东京附近的藏马神社。后来的藏家对这件盔甲进行了改良和修复,因此,它的部件来自不同时代。其最古老的部分是夸张的头盔,约完成于十四世纪初。

虽然大铠的防御力不如后世的胴丸,但它在形制上极具日本特色,长期被奉为日本盔甲文化的象征之一。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彭琴华、马千,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