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参与日俄战争秘闻:把日军伪装成中国人搞侦查

?1904年9月,旅顺方面的日第三军发动的第一次总攻击,在俄军的火力网前死伤遍地,数个联队直接打到几近报销。日军战死5000余人,负伤10000余人,相当于总兵力三分之一失去战斗力。

俄军方面,库洛巴特金为自己在辽阳的“胜利”所做的辩解显然并没有让沙皇满意。莫斯科不能再容忍远东地区俄军继续按照库洛巴特金的方针持续后退,以空间换时间。因此奥斯卡尔-费迪南德?卡奇米洛维奇?格里彭伯格被派来与库洛巴特金共同指挥在满俄军。无法容忍自己指挥权遭一分为二的库洛巴特金,决定在格里彭伯格到来以前,独自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势,将日军于太子河以北的主力一举击破,以挽回自己的名誉。

▲奥斯卡尔-费迪南德?卡奇米洛维奇?格里彭伯格(Oskar-Ferdinand Kazimirovich Grippenberg)(1838-1915)由于库洛巴特金在远东势力颇大,其最终未能达成共同指挥,仅能在库洛巴特金手下指挥一个集团军的兵力,并在黑沟台战败后怒而回国。

在日军方面,其首要的任务则是恢复部队的战斗力。辽阳会战超出预想的弹药消耗及高昂的人员损失需要不短的时间才能补充完毕。第一军驻扎于烟台附近,第二军、第四军则暂时驻留在辽阳周边。骑兵第一旅团被派往黑沟台沈旦堡一线,以此为侦查据点搜索广域的敌军动向。此前,旅顺方面的第九师团下属的第九骑兵联队主力也北上前来加入秋山支队。该联队的建川美次中尉负责了太子河一线的架桥工作,极大程度的方便了后来日军主力的渡河。此外,第二骑兵旅团也于8月下旬来到东北,不过等其抵达前线时辽阳会战已经结束。这样一来,日军的17个骑兵联队中,就只剩下还在旭川的第七师团下属的第七骑兵联队,以及未随师团抵达中国东北的第八骑兵联队仍然处于日本国内了。

此外,俄军的动向同样是日军上层极为迫切需要的信息,当时的情报综合显示,俄军主力在9月中旬处于奉天附近。然而此时欧洲方面的报道却声称,俄军开始继续后撤,且在铁岭一线构筑防线。矛盾的情报令日军高层颇为苦恼,奉天作为南满地区的战略要冲,俄军真的可能如此轻易地放弃么?

一个月的平静后,南满上空战争的阴云再度云集。

在航空机运用在战争中以前,侦查,尤其是远距离侦查是只有骑兵可以担任的艰巨任务。深入敌后取得情报然后重返己方阵地,无论何时都是各类冒险小说中不可或缺的桥段。在1904年9月30日,迫切希望得知俄军动向的日军派出了第一支远距离侦查部队——由骑兵第三联队古贺传太郎少尉领导的11骑小部队。古贺所接到的任务是“搜索铁岭附近之敌情”。在《敌中横断三百里》一书中,同样在奉天会战前,前往铁岭一线执行远距离侦察任务的建川(美次)队显然要比古贺部队要出名的多,不过后文再对其进行介绍。如上文所述,沙河会战后,俄军主力位于奉天以南,而铁岭远在前线300公里的大后方,可想而知该任务的困难程度。

古贺少尉提出的意见是带领一支小规模的部队,往西渡过辽河后进入新民一带中立地区后,再绕行至铁岭。尽管不再需要正面跨越俄军防线,然而新民地区当时虽称中立,却密布亲俄居民以及俄方间谍,乃至俄军亦常通过这一带调动物资。古贺小分队稍有不慎,就可能在某天夜里留宿村落时,被中国人五花大绑,送到库洛巴特金军中,行动的风险性依旧很高。

不过,出发后的古贺部队得到了当时驻华使馆武官青木少将的协助。在青木手下负责对中国进行谍报活动的“特殊别动队”总指挥井户川辰三的帮助下,古贺部队中加入了张作霖手下的6名中国骑兵和一名翻译。因为铁岭方向俄军防备之严密,不可轻易进入,井户又向古贺部提供了数百墨西哥银元(即鹰洋)为其购置中式便服。就这样,中日18骑在10月4日左右成功混进了新民铁岭一线。鉴于此一带俄军防备确实森严,古贺少尉最终将吉田军曹以下九人,藏在张作霖手下一名郭姓心腹的家中,由他亲自带领富永簾治上等兵与古莊翻译官,化装成当地农民乘船逆辽河而上进入铁岭侦查。古贺大胆的计划成功骗过了辽河上密布的俄军岗哨,并于10月7日左右成功抵达了铁岭火车站。在此,他发现满载兵员的火车源源不断的驶向南方,而从奉天到铁岭的火车则要么是空车,要么仅仅搭载了一些伤兵。由此可见,俄军绝无撤退至铁岭之迹象,反倒有发动大规模攻势的意图。

▲古贺传太郎(1980-1932)一生充满传奇,然而最终在对我国东北罪恶的侵略战争中被抗日民众击毙。

不过好运也不是总是陪伴着古贺传太郎等人,在试图脱离铁岭时,三人撞上了一队九人的俄军巡逻队。仅仅装备手枪的日本侦察兵显然不是俄军的对手,只能乖乖投降。一开始古贺还试图装作自己是中国人,不过显然没有哪里的中国人是一句中文都不会讲的。他在俄军面前只能不攻自破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然而,此时情况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负责审问古贺的翻译官不知为何居然是日本人,在他的帮助下,古贺三人又于当天夜里潜逃出俄军监狱。最终在10月12日,他们重新回到新民的秘密据点。两名中国骑兵迅速将关于俄军大规模兵力调动的报告带往第二军指挥部,古贺等人则留下来继续对这一线执行了额外三次的侦查,最终一行人毫发无损的于10月17日回到了日军军中。

由于古贺传太郎深入敌后300公里,克服重重危险进行了一个月的侦查,为日军带来了极其重要的情报,第二军司令官奥保巩在沙河会战后亲自为他颁发了如下奖状(日文称作感状)。

感状

骑兵第三联队:陆军骑兵少尉 古贺传太郎

前者于明治三十七年九月卅日奉命由长滩附近出发,以新民厅西部地区为据点,对远处铁岭附近的敌情及地形进行侦察任务。其率领下士以下十骑由大湾出发,进出辽河右岸地区后,迂回至新民厅西部以潜行至铁岭,敏锐的把握时机将敌情与地形相关情报陆续传回。十八天后,成功返回位于李大人屯的所属联队驻地,任务期间不但遭敌人迫害,又四回遭遇马贼,然三回均以自身之勇敢机敏化险为夷。在粮食金钱匮乏的情况下,苦心焦虑竭尽全力克服困难达成任务,为此特授予此感状以表彰其武功。

明治三十七年十月三十日

第二军司令官:奥保巩

顺带一提,古贺传太郎在“九一八事变”后,作为关东军的一名中佐,积极参与侵略我国东北的罪恶行动,最终在1932年1月9日,在扫荡锦西抗日民众武装据点时,遭我英勇抗战民兵顽强阻击,身负重伤抢救无效于当天15时在归途中一命呜呼,结束了其颇为传奇又罪恶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