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中清军统帅方升的原型是谁?

电视剧《白鹿原》中有一位清军统帅方升,在攻城时最后被朱先生劝退兵了。实际上,历史上确实其原型,他就是大清时任陕甘总督的升允。

不要小看这位升允,他曾被民初保皇派评为“辛亥之际,第一忠臣”,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晚清那段历史,还真没有几个大臣能获如此殊荣的。

升允

升允,姓多罗特氏,字吉甫,号素庵,蒙古镶黄旗人,被大清朝廷授予多罗特公。

这位蒙古王公,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起,历任山西按察使、布政使。之后又因为官清廉、刚正不阿而升任陕西布政使、巡抚,江西巡抚,察哈尔都统,陕甘总督等要职。

至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下诏重申预备立宪,命令各省当年内成立谘议局。

而升允,作为保皇派的他当然反应最强烈,最后被以妨碍新政之过失革职。

1911年,君主立宪流产后,清廷还是没有忘记这位“忠臣”,重新任命他为陕甘总督,并总理陕甘军事。

升允书法

此时恰好爆发武昌起义,革命席卷全国,而陕西起义军迅速占领西安,巡抚钱能训亡命天涯,将军文瑞投井自杀,时任陕甘总督的升允,最终逃往甘肃。

一个多月后,突然清政府的大量甘军开始反攻陕西,连克长武、彬县、陇县等十余县,进而直逼西安,而统帅就是升允。

《白鹿原》中的清军反攻就是来源于此。

正当升允“收复”全陕西之际,1912年2月,溥仪颁布退位诏书。

革命军军官张凤翙命参谋雷恒焱“劝说”升允,“告以清帝退位,应罢兵息民”。

不料,升允拒绝承认革命军的地位,还将雷恒焱咔嚓了,并下令甘军继续围攻咸阳。

由于大批甘军被革命思想吸引,开始拒绝出战并拥护革命,升允只好退往蒙古寻求支援。

武昌起义

此后,他为恢复帝制东奔北走,其间还与溥伟、善耆等宗社党骨干,往来青岛、旅顺等地,进行复辟。

1917年,张勋复辟时,曾授升允为大学士。

张勋复辟失败后,升允才无奈地带全家从青岛迁居天津做寓公。期间仍不忘奔走间作诗以明心志:“老臣尚在此,幼主竟何如。倘遇上林雁,或逢苏武书。”

1931年7月23日,升允在天津租界逝世,溥仪赠谥曰“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