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霍巴利王》脑洞有多大?说说古印度列国时代的军队武备

2015年印度宝莱坞上映的《巴霍巴利王?开端》,一度掀起了一阵宝莱坞特效盛宴。虽说相比;于好莱坞的爆米花片,这部《巴霍巴利王》仍然多少有些五毛特效的既视感,更有很多各种脑洞和违反物理定理的超现实动作元素,但是就印度的电影产业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不过其中古印度军队的铠甲,倒是引起了不小的诟病,尤其是整齐划一的板甲,引来了无数人的吐槽和嘲讽,那么古印度时代的印度军队,到底什么样子的呢?

▲巴霍巴利王

古印度时代是一段充满了神话与史诗的历史,虽然没有正式详细的历史记载,但是从亚历山大东征时期,以及这些史诗中,我们还是可以多少一探古印度时代军事的种种。在雅利安人征服南亚次大陆之后,吠陀时代这些雅利安人将自身的种姓制度移植到了印度。虽然早期的种姓制度还处于雏形阶段,但是在军队方面,已经形成了以刹帝利阶层为主的情况。

▲雅利安人文物

伴随着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社会不断发展,古印度的历史也就因此进入了列国时代,也就是电影《巴霍巴利王》的背景时代。这一时期基本可以认为是古印度的城邦时代,各个雅利安人小国之间的战争,也促进了古印度的军事发展。不过由于印度湿热的气候,因此印度在亚历山大征服之前,其军队少有与其他军事强国,尤其是当时作为人类文明密集区域的中东国家之间进行交流。因此古印度文明的军事发展,在列国时代一直保持着一种缓慢的发展。其中可以为我们今天作为历史参考的是公元前5到4世纪成书的《摩柯婆罗多》与公元前4到3世纪成书的《罗摩衍那》两书。

▲关于《摩柯婆罗多》的壁画

从《摩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可以明显的看出雅利安人的军事发展,正在伴随着他们的社会发展,以及在对印度环境的适应所进行不断的变化。列国时代的古印度,已经不仅仅只有步兵与骑兵,战车、以及有热带丛林风格的战象都纷纷加入到古印度军队的队伍中来。虽然此时古印度的军队发展迅速,不过如果与当时地中海文明以及东亚文明的军队相比,古印度城邦的军队看起来仍然有些寒酸。尤其是在铠甲方面,古印度的军队大多是以轻步兵为主,大部分士兵都并没有什么像样的铠甲防御,不过古印度列国时代的军队仍然有着许多的亮点。

▲列国时代的轻步兵

首先不得不一提的,正是列国时代的轻步兵。与《巴霍巴利王》中铠甲整齐的古印度战士相比,历史上为数众多的古印度步兵们显然并不是多么的威风凛凛。不过从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期的相关记载来看,这些古印度的轻步兵仍然是不可小觑的敌人。尤其是他们竹制的长弓,这种长弓长达1.3米~1.4米,并且力道十足,以至于这些古印度步兵想要给弓上弦都要费一番时间才能成功,因此这些弓兵必须要携带一把短剑来防身。除了竹制的重型弓箭之外,同样受到古印度轻步兵喜爱的,还有一种需要双手使用的阔剑。其沉重的重量,使得这种阔剑同样有着惊人的杀伤力。不过古印度的精锐部队,他们除了阔剑之外,还喜欢一种木制的巨大而又沉重棍棒,古印度的精锐们对这些木棒会给予与他们的利剑一样精心的保护,并为其准备棒套。轻步兵还有一种标枪同样是用竹子制作而成,虽然这种材料在印度算是颇为的廉价,但是由于竹子的结构,因此重量较轻,杀伤力较弱。

▲古印度列国时代的三种轻步兵

古印度轻步兵们使用的盾牌与波斯的盾牌有较大的差别,古印度步兵盾牌基本都是木制或者是藤制的,而且是一种狭长的矩形。

古印度的步兵皮甲,可谓是最能充分反应印度气候的一种装备,这种铠甲只用来保护士兵腹部。这种皮甲的结构,很类似古埃及所使用的皮甲。不过却也并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够使用这种铠甲,大部分轻步兵还是一种无甲状态。

▲古印度骑兵

古印度的骑兵是一个长期容易被忽视的兵种,毕竟人们一提到印度,往往想到的是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战象。不过即使如此,骑兵仍然是古印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曾经作为游牧民的雅利安人,在入侵印度的时候就为其带来了大量的马匹。受限于印度的环境,到了列国时代,古印度的骑兵已经变的并不出众。这些骑兵基本都是不穿戴铠甲的轻骑兵。

与斯基泰人或者匈奴人的轻骑兵不同,古印度的轻骑兵并不使用弓箭,他们一般只携带两只标枪,以及一个轻巧但是形状奇怪的盾牌。这脆弱的防御以及贫乏的所组成的骑兵,在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时期,很轻易的被马其顿的多民族骑兵轻易击溃,不得不说是对这些游牧雅利安后代最大的嘲讽。

▲古印度的战车

与中国的战车一样,战车在古印度同样是衡量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而战车在古印度的军事中所占地位可以说完全不亚于战象。《摩柯婆罗多》中著名的两个大英雄,伽尔纳和他的异父同母兄弟阿周那之间的生死战,正是在战车之上进行的。因此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战车在古印度的战场上,也大量作为贵族们的座驾,他们所穿戴的青铜鳞甲也远胜于步兵最好的皮甲。不过古印度的战车相对于它的邻居波斯使用的镰刀战车要简易的许多,除了驭手之外,车上还有使用竹制长弓的弓手和使用标枪的战士。

▲古印度战象

说到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兵种,那么战象想必就是人们最心想深刻的兵种。不过古印度列国时代的战象,与《亚历山大大帝》中那威风凛凛的战象倒是有这些微妙的不同。首先古印度的战象,是绝对没有电影中继业者时代所出现的凉亭或是护栏装结构。实际上从战象的实用角度来看,继业者的军队将这些沉重的部件放在战象的背上是不折不扣的业余之举。因为战象背部的实际承重能力,远不如看上去那样大,所以继业者时代的战象,常常因为长期承受过度的重量,而脊柱出现变形而失去行动能力。对于列国时代的城邦国家来说,战象是一种与战车一样珍贵的武器,因此他们不会为了安全或者舒适,而像继业者们那样粗暴的对待这些珍贵的战象。战象上的士兵也基本被限定在了三个人左右,而且他们坐的相对分散,依靠着竹制的长弓与标枪,还有战象本身来作为他们的武器。

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可谓是打开了古印度世界通往外界的大门。至少在军事层面,古印度开始更多的接触到外部的军事发展,尤其是继业者战争以及后来大月氏人的征服并建立贵霜帝国。古印度雅利安人人后代的军事独立发展最终被更强的征服者所打断,在一代又一代的征服与融合之后,古代印度的军事发展最后也不断被半强迫着向前发展。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明忆,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