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明清时代的雁翎刀和柳叶刀型军刀?

新手在乍一看之下很难分辨明清时代雁翎刀和柳叶刀之间的细微差异。而老手则通过刀刃形状,一眼就能窥得其中奥妙。当手握刀柄并平举,沿着刀刃方向看去就能看出两者不同的曲率(弯曲程度)。

雁翎刀是从秦汉时期的直背刀到宋朝,一路由军队发展进化而来的,期间甚至远传至蒙古。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刀刃是笔直的,刃尖锐利,但从雁翎刀开始,刀刃逐渐弯曲。现存最早的雁翎刀可以追溯到明代,且被证实直到18世纪晚期才被广泛使用。

在发展的过程中,柳叶刀在刀刃曲率上将雁翎的概念进一步提升,因为刃尖与刀背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且有趣的是,刀刃的曲度越大,刀的切割效果就越明显,但相对应的刺击精度会有所降低,这是因为刀尖离刀柄更远。但柳叶刀的曲度是适度的,即使刺击精度稍逊但总体还是比雁翎刀更胜一筹。

其实,参考柳叶的形状制作刀具,并非中国的“本土”首创。据传似乎是在蒙古入侵后以中亚的某些刀具原型为基础而精进的。它曾在明朝击败长剑和直背刀,并在清朝中期盖过雁翎刀的地位,并由此发展成了中国最受欢迎的军刀类型。

关于刀柄,雁翎刀的刀柄几乎都是直的,柳叶刀也是以直刀柄为常态,直到18世纪末才开始出现一些下弯的,而且在清末流行开来。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翻译顾之,顾问西门吹牛,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