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日本和中国两种血脉的兵器,为何成为日本“国宝”?

琉球王国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历史名称了,它曾是存在于琉球群岛的封建政权名,位于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就是贯通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贸易的枢纽。故而以贸易繁荣著称于世,号称“万国津梁”。

琉球地理位置

琉球自古就与中国有着难以割舍的历史人文与种族血脉联系。说起“琉球”的名字,还是中国隋朝政府命名的,隋炀帝曾令羽骑尉朱宽出海寻访海外诸邦。行至琉球海域,见一片大大小小的岛屿“若虬龙浮在水面”,遂取名“流虬”。意思是在海中翻滚出没的虬龙。后为避帝王龙讳,将“流虬”更名为“流求”。

琉球历代国王画像,服饰完全是中国式样,中国皇帝赐授

从那时起,流求群岛就被视作中国的属地。至明朝洪武五年,朱元璋正式册封流求为大明属国。并重新起了一个庄重华美的名字:琉球,意味着琉璃和珍珠一般的岛国。

现代冲绳的旅游招牌演出,琉球国君巡游

琉球历代国君都与大明有着良好的朝贡贸易,由于琉球的造船技术落后,朱元璋特意下旨迁移闽南精通造船技术的三十六个家族到琉球,这些大明子民不仅成为琉球造船骨干,还成为琉球世代倚重的官僚贵族家族,成为琉球的支柱与栋梁阶层。

冲绳旅游表演节目:“琉球国王”在首里宫殿里接诏(中国皇帝旨意),向中国圣旨行三跪九叩之礼

琉球国君不仅需要大明正式册封,并赐姓“尚氏”,而且庄重场合如朝仪,必须穿着明式官服。故此在服剑制度上,必须有符合中国特色的佩剑。这些从琉球尚氏王族祖传的三件宝剑(千代金丸、 治金丸、北谷菜切)可见一斑。

不过,琉球民间同样保持与邻国日本的高度交流融合,所以,琉球的种种风物人文,同样甚至更多一些大和风。往往兼备中国日本的双重影响痕迹。

“千代金丸”的文物登记名称为“金装宝剑拵”,全长92.1厘米,刀柄长20.8厘米,顶端加装金制“兜金”,有铭文“大世”二字。刀刃长71.3厘米,无铭文。

琉球王室第一件“传国”神器:“千代金丸”宝剑,与琉球那些日本式样的刀剑不同,此剑保留大量中国国君佩剑的传统特征,比如刀柄顶端的“兜金”,与中国历代皇家御剑一致

千代金丸是16世纪时期所打造的。据说此刀本为北山国王所有。后来中山王尚巴志灭掉北山王国,北山国王不胜悲愤,拔刀将守护北山的灵石切为两半,然后举刀自刃。这把宝刀就被献给尚巴志。尚巴志十分钟爱,终日佩戴于身,日后又传与后世琉球国君,遂成为琉球国“传国神器”。

对比中国国君佩剑与琉球国王的佩剑,可见二者密切的渊源

此等“兜金”也是唐朝刀剑一种常见饰物

“治金丸”的文物登记名称为“黑漆胁差拵”。这是一把明显日本刀匠打制的胁差。全长73.6厘米,刃长53.8厘米,鞘涂黑漆。

“治金丸”

1522年尚真王平定八重山群岛,宫古岛豪族仲宗根丰见亲为了讨好尚真王,特意花费重金请来日本信国刀工精心打造的。然后作为贺礼献给尚真王。尚真王命大臣虞建极持刀到日本京都进行请名师磨剑。

这名魔剑师贪图刺剑,遂使用“掉包计”,虞建极归国后才发现。为不辱使命虞建极不惜花费3年时间才成功取回了原剑。

“治金丸”就明显是一把日本式样的胁差

“北谷菜切”的文物登记名称是“青贝微尘涂腰刀拵”, 全长46.5厘米,刀鞘为青贝螺钿,刀柄用鲨鱼皮制成并贴上金箔,柄上刻一篆体“天”字,以示国君御物。

此刀同样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相传琉球北谷间切有一个疯妇挥舞这把刀,刀锋掠过自己幼儿头部,并未触及,可是犀利的“剑气”已将婴儿的头砍了下来!如此利刃只有国君才可受用,遂成为琉球又一件国宝级别刀剑。

“北谷菜切”也是一把日本式样的小刀

琉球民间刀剑和兵器,都是即具有中国血脉,又有日本特色。比如这把刀剑就兼备倭刀与中国铁尺(琉球称十手)

明朝灭亡后,琉球继续向清政府称臣朝贡。从此琉球历代君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使用清朝年号,从未间断。

1609年,战国末期的日本萨摩藩觊觎琉球的富有,派兵侵占琉球,逼迫琉球向萨摩藩进贡。琉球就事实上形成“两属”状态,这就为清末日本窃取琉球埋下口实。

由于琉球的富有,地理上又距离日本九州太近,所以,日本战国末期被日本萨摩藩吞并,这是描绘当时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琉球军队,可见兵器铠甲日本影响更多

1872年日本政府借口明治天皇亲政,削琉球国号设为“琉球藩”。1875年日本强令琉球王国停止对清政府的朝贡,并改用日本年号,尚氏王族祖传的三件宝剑也就成为日本的附属物品了。

1879年日本宣布琉球废藩置县,设“冲绳”县,琉球王国覆亡,这就是日本所谓 “琉球处分”。

今天冲绳影视作品中的琉球古代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