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的那箱硬币,足够让我们看到新媒体吸粉的半座冰山

这几天各大城市的地铁站都冒出来几箱硬币,箱子上还插着个提示语:

如果你急需用钱请自取,最多拿5元

这就是刷爆中老年人朋友圈的硬币测试,我仔细看了看这些朋友圈的推文,它们几乎走了同一条推送风格。

先写路人的惊奇:

『很快,路过的行人们看到箱子后,纷纷驻足,围观并议论起来。有人掏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有人拿起一块硬币掂量真假,拿起又放下;有人经过后又回头,站在不远处观望。大家都对此感到奇怪又新鲜......』

再写路人的反应:

『遵守约定只拿五块钱的拾荒老人、随手拿了两块钱的青年人、在爸爸的教育下把硬币放回去的小女孩、把自己的硬币放进箱子的小男孩。』

最后再歌颂这场“硬币测试”:

『不可否认,这些堪称“良心测试”的尝试,让我们看到,大部分人们依然会恪守心中的道德底线,只取自己需要的,把更多的便利留给其他人;会做好事的人们,依旧坚持着做好事,投下自己的一枚硬币……』

做这个活动的老哥,咱们换位思考一下,先不说40℃的天气硬币有多烫手,如果有一个摄像头在公众场合对着你,你会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拿这个钱?你说这是恪守心中的道德底线,你的底线就值五块钱吗?

当然,只停留在骂街层面不是聪明机智的我的风格,我还要用力地怼一下。

“硬币测试”究竟能测试出什么

只能测试出你是否需要五块钱。

了解人性的掩饰性,自然知道这样的测试无法反馈出人们内心的想法。

你看,测试地点是人头攒动的城市地铁站,这样的公共场合,人们的行为自然就带上了自我约束,加上最多五块钱的设定,即使是缺钱的人也不见得会为这五块钱动心。再说,就算我“很邪恶”,我要把一箱子钱都拿走,在上海广州的街头拿着几斤硬币也显得太Low了吧,邪恶的人也要脸啊。

有读者会问,那怎么才能测试出真正的人性呢,曾经有一个叫串串的说,只要是有人注视的公共场合,真实的人性就难以体现。你看B站最近很火的《欢迎来到实力之上主义的教室》中的栉田,她是班级热心肠的的阳光少女,那张白嫩的脸上永远泛着红晕,加上那一抹只露上牙的微笑,前两集我一度以为她只是个面瘫的酱油。

结果镜头一切,男主人公发现栉田独自一人走到了湖边,漆黑的夜里,栉田终于展现了内心的真实自我。

在我看来,那箱硬币只有摆在此般漆黑的深夜中,才能真正测试出人性的真实一面。

为什么硬币只出现在大城市的地铁站

组织活动的人难道不知道这样是没有办法测试出真实人性的吗?不,他们当然知道。

硬币测试只不过是一场成本低廉的吸粉策划。

咱们来分析一下这笔交易

时间成本:这是一条拍几张照片就能完成的推送,照片拍摄时间不会超过半天,甚至可以造假摆拍快速收工。

经济成本:由于放置的是大城市的重要地铁站,高端尊贵时间紧的人们一般不会为了几枚硬币俯身,加上大城市本身电子支付普及,甚至会有人把身上多的硬币放进去。也就是说,这场策划,你甚至还能赚钱。即使是最“坏”的结果,几百个硬币被哄抢一空也没事,搞出“道德沦丧”的结果也可以成为疯传的大新闻。

可行性:朋友圈转发对象主要目标瞄准中老年用户群体,加上内容新鲜,也能吸引一部分青年人群体,内容以身边的“深度好文”的形式推送,10万+阅读量绝对稳妥,只要文案做的不让人厌恶,吸引几千粉丝关注就有了。

这样的方法,我称之为“百姓吸粉法”,这样的方法抓住了身边的新鲜事、深度好文两个基本点,抓住了不管结果怎样都能搞一波大新闻的一个核心,实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