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阅读焦虑的心理动机是什么?

1

不久之前,一位老朋友推荐我们录教学视频,同时推荐了许多网络上已然成名的名师。我们组织团队的人集体观看之后,心中涌上一种说不清的别扭。

比如,一位数学老师侃侃而谈学英语的逻辑,扬言只要像记公式一样记住他的逻辑,就能在组织英语的时候无往不利。

然后我们仔细的听了他的公式,竟尔感觉到那是我们初中时就自行领悟并不成文使用的语言习惯,现下居然被他说成是他独创的英语逻辑公式。

更为惊人的是,这样普通的初中简单从句句式用法总结,被包装成“万能公式”后,搭上“数学老师教英语”的噱头,竟然就获得了超级高的播放量和关注度。

然而,就在我大声吐槽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了某些问题:为什么这些过时的东西,这些被夸大的东西,竟然可以圈到这么多粉丝?

观看这些视频并持续不断依法学习的人,本身是抱着想要把英语重新学好的愿望的。重新,意味着他们可能原来没有把英语学好,或者没有掌握到一个合适的方法。

然后就被这些视频里夸下的海口蒙蔽了。“只要学会我这套方法,英语就再也不用记单词了”这样的口号无异超级有吸引力,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错过了最佳学习时间的人。

简而言之,这是一种捷径带来的诱惑力。

就像不管多低劣的骗术,总是能骗到心有魔障的人一样。一些曾经在学习的途中因为辛苦,因为庸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落后的人,在多年之后感到所学有限的悔恨,于是内心极度想要把逝去的努力和光阴追回来,就会特别容易相信这样的捷径。

我相信,这些横行的方法总是能有一点效果的,尤其在最初的时候,对于那些最基本的都没有学会的人。但是,长久之后,背单词将会是最最基本的办法,没有之一,没有捷径。

如果真的有什么神妙的办法,我家中老中青三代的外语大学老师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2

国人的阅读一直是被人吐槽的,许多自认为先知先觉的人时常大声疾呼,用各种数据的对比来刺激国人的神经,希望这种软弱的激将法可以令人觉醒。

国人的阅读习惯有三大特点:蜻蜓点水、鸡汤崇拜、贪多务得。

人送雅号:碎片化阅读。

有一位中年朋友,手机中关注的公众号有100多个,我惊讶的问他:你每天要花多少时间看公众号?

他还有一个毛病,就是买书。注意:是买书,不是看书。

他这一生,英语学的不好是最大的伤痛,于是从20多岁起,就不断的买各种英语学习方法书籍,一直买到如今50岁了,终于不买了,改为听各种名师独创捷径。

去年公众号的收成特别好,他想给自己不太拿得出手的人生一些激励,于是一口气买了许多运营类的书,其中包括很火的《逻辑思维》。

最近他家中有亲戚生了重病,他一口气买了600块的中医医书,打算自学成才。

这些书如果放在一起,基本上可以填满一个通顶天花板的三开门大书柜,甚至更多,可是他却没有这样的大书柜,因为这些书通常在买回来的两个月内就会被送到云长弓家里。

我曾在云长弓的书房中,发现了这许多杂七杂八的书,有些堪称经典,有些却很垃圾,我问他这些书你都看过?他说看过,我说你买的?他说不,他朋友买的。

我从那时就对这位朋友如雷贯耳了。专业买书20年,云长弓就专业捡他的书20年。结果,云长弓满腹经纶了,他,还是老样子,还是很好学,还是在买书。

花钱,是一种治疗焦虑的好办法。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候,某些单品的销售额反而上涨,民众的购买欲望调查也呈现逆势上涨。

阅读,是一种获得知识和感悟的方式,这种方式和占有信息十分相似。简单来说,获得和占有很相似。

读新闻严格来说不是一种阅读,而是一种浏览,对信息的捕捉和拥有。读书,才能算是阅读,因为整个读书的过程,是通过思维思考和转换的,也即是说,要经过脑子的处理,吸收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

而读新闻是不需要动太多脑子的,你只需要启动你的识字能力,和记诵能力。但是读书,还需要启用思考能力和形象化能力。

早年有个梗,说,一个女孩子发誓要每天读五本书,周围人惊讶异常,结果低头一看,摊在桌上的,是五本杂志。

杂志不是书!杂志不是书!杂志不是书!

我以为这是少数情况,并且多发于那些早就被社会淘汰的无知少年。最近,我的一个学生,一个重点高中考上知名大学的女孩子,来我家做客,我问她高考结束是不是玩疯了?她说不是啊,我每天都在阅读啊,你看我现在不就是在阅读吗?

我一看,她在逛贴吧。

3

一瞬间理解了那些振臂高呼的媒体。原来国人的焦虑已经如此严重,常识已经如此缺乏。

人因为焦虑,就会希望快速占有,通过快速占有来抵消自己对自己产生的不满。

焦虑从根本上说,是价值得不到体现的时候,自我开始贬低自身存在的价值,抑郁的开端。那么这一定会有一个关键事件,导致了我们的无能感,并且持续了这种无能感。

比如家中有人生了病,药石无灵,我们就会开始这样想:早知如此,我当初就该学医。可是眼下时间肯定不够自己学成一个神医了,那么,就去买医书,感觉买到了多少,就学会了多少。

可是看这些医书,却会更深刻的触发无能感,因为每本医书都会告诉你,要从头学起。所以,买了并不会看。

刚才我说过,占有和获取是很相似的。买书等于占有,包括看新闻、贴吧、公众号,听取他人的经验和鸡汤,都属于占有,占有带着不劳而获的美好感受,别人辛苦总结,自己一朝收入囊中。

但是就像学新闻的人反而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读书一样。输出端口的工作往往需要经年累月的获取来积累,才能输出令输入端口着急想要占有的所谓干货。

焦虑大的时候,人们会选择买书,因为付出了金钱,这种占有感更强烈而踏实;焦虑小的时候,人们就去刷手机头条,去看论坛,去搜集别人的应对经验。

正常的知识获取链条是这样的:阅读、转化、内省、创造。而国人的现象已经明显的呈现出:从这个链条的末端接受知识,以为这是知识。

任何事情,不能越过时间。

读一本书的时间太长,脑子太累。而看一则新闻、看一篇测评、看一些总结,时间很短,并且很大量,脑子瞬间满满的,却不用思考得那么累。

网络文学不成文的严格写作套路,就是顺应人们的焦虑而生。

4

整日泡在各种资讯、公众号、论坛里的人,很少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小时候看《还珠格格》,小燕子对紫薇说:你不要四个字四个字的说话,我听不懂。

我一直以为这就是个夸张的梗。不是那么多人像这样子的。

直到我接到一个学生,我同她讲述乐不思蜀的典故,不小心在形容刘禅的时候用了乐不可支这个祠,这孩子就一脸茫然的眨着她的大眼睛问我:乐不可支是什么?

我突然觉得对面坐着一个小燕子。

现在的孩子,恐怕看漫画的多,看字的少。或者有许多孩子,只看过漫画书,除了课本之外,就没有读过全是字的书。

一个人的内心,如果从成长的时候就开始觉得可以复制别人的故事,那么焦虑就会伴随TA长长的人生。

听取了别人的经验,就可以解决问题,那还用上学干嘛?

从最基础的开端学习一项技能或者了解一个领域,收获自己的感悟,而不是直接收割结论。因为那是别人的结论,记住了,不代表学会了。当然,除非你只是用来应付人生一次的考试,而不想成为一个丰富的人。

但是在焦虑里煎熬的,恰恰是不丰富的人。

最后,我只想重复我对好些小朋友重复过的话:

news(新闻)就是news,paper(报纸)就是paper,magazine(杂志)就是magazine,他们都不是书。

书,叫做:BOOK!

如果它们都一样,为什么不叫一个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