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 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什么不共戴天?

印度和巴基斯坦最近又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冲突。但两国的仇恨不只是领土争端,也不起源于领土争端。印度国内的网友骂起巴基斯坦人来,比我国某些人骂日本人还凶,极尽辱骂之事,两国之仇不共戴天。

印度和巴基斯坦本是同一个国家,为何后来分裂?又为何相互结仇呢?

宗教之争

印度人大多数信奉印度教,但是历史上,印度曾被伊斯兰教统治。

公元7-8世纪前后,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人的商贸和入侵而进入印度,并在13世纪德里苏丹国时期被奉为国教。1526年建立的莫卧儿帝国同样信奉伊斯兰教,帝国前期阿克巴时代实行宗教宽容政策,但到奥朗则布时期,其宗教歧视政策开始激化印度教和穆斯林的矛盾。

18世纪英国殖民者进入印度以后,穆斯林不甘心从统治者降为被统治者,拒不接受英语和西方科技、文化,而原本地位较低的印度教徒更愿意与英国人合作,于是社会地位和就业水平逐渐高于穆斯林,从而导致两教矛盾日益加深。

英国殖民当局有意识地利用两教矛盾,采取“分而治之”政策,以分化民族抵抗力量。

穆斯林寻求独立

印度人民一直寻求从英国独立。1927年12月,国大党在马德拉斯年会上通过尼赫鲁提出的要求英国给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

而穆斯林抱怨在国大党中穆斯林成员没有与印度教成员相同的权利。1930年在伦敦举行的印度各党派圆桌会议上,国大党和全印穆斯林联盟在议会席位分配上产生严重分歧。1936年省议会选举中,国大党拒绝了穆斯林党派与其联合执政的要求,并提出解散组织,加入国大党,及在今后选举中只能支持国大党等苛刻条件,这引起了穆斯林普遍的政治危机感。

1940年3月23日,以穆罕默德·阿里·真纳为领导者的穆盟通过拉合尔决议,正式呼吁生活在南亚的穆斯林成立一个独立的国家,被称为“二民族论”。

印巴问题

1942年,英国教授科帕兰在《印度问题》中主张把印度一分为三:印度教徒区、穆斯林区和土邦,该计划被英国当局采纳。但甘地和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始终坚持印度是一个民族。甘地认为,以分裂印度的方式解决民族问题,就好像“砍掉脑袋,摆脱头痛”。

二战爆发后,英属印度殖民统治难以维系。1942年3月,英国政府派克里普斯前往印度,其提出“克里普斯提案”,许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领地位,但提出土邦有权不加入新建立的印度联邦,这意味着原有的版图上可能出现多个政治实体。该提案遭到了尼赫鲁和真纳的一致反对。

1946年7月,印度各党派举行了制宪议会选举并建立临时政府。然而尼赫鲁在7月10日发表声明称:所有自治计划都得经国大党首肯,且随时可被变更。此举使得穆盟在7月29日通过决议,撤销了对内阁使团方案的接受。

教派仇杀

1946年7月29日的决议中,穆盟还宣布8月16日为争取建立巴基斯坦“直接行动日”。8月16日当天,在加尔各答,穆斯林与印度教、锡克教徒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教派大屠杀,包括孩子、妇女、老人都惨遭杀害。教派仇杀蔓延至全国各地。遇难者多达数万人。

英国殖民当局出动了4万人的武装才平息暴乱。事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互相指责对方策划了冲突。

印巴分治

国大党方面要求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多次请求将穆盟成员赶出临时政府,这进一步强化了穆斯林建立主权国家的愿望,从而迫使真纳接受了英国总督蒙巴顿分割旁遮普和孟加拉的“小巴基斯坦方案”。甘地等人维持独立后统一的印度的构想和努力希望渺茫。

1947年6月3日,由蒙巴顿制订的《印度独立法案》公布:通过把英属印度按照宗教信仰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方式来实现印度的独立,孟加拉和旁遮普依据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居住区进行分割;各土邦有权自行决定加入任何一方。这就是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该方案得到各方的接受。

根据蒙巴顿方案,旁遮普和孟加拉被印巴两国分割。而划界工作却由之前和印度毫无关系的律师西里尔·雷德克里夫担任。这条分割线被称为雷德克里夫线,即后来的印巴国界。由于时间紧促等原因,疆界的划分十分草率。

1947年7月18日,蒙巴顿方案在英国议会获得通过,印巴两国以自治领的形式获得独立,保留总督、分别成立制宪议会和政府。

根据独立法案,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被印度隔开。两地居民的民族、语言和文化都不尽相同。统一的基础仅仅是伊斯兰教。蒙巴顿预言:不出25年,东部一定会脱离巴基斯坦。如蒙巴顿所言,巴基斯坦在独立24年后,失去了自己的东翼。

英属印度以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的方式获得独立,史称“印巴分治”。

1950年1月26日,印度自治领末任总督查克拉瓦尔蒂·拉贾戈巴拉查理宣布印度共和国诞生,印度宪法正式生效,但仍然留在英联邦内。拉金德拉·普拉萨德宣誓成为新共和国的总统。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也改自治领为共和国,定国名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移民灾难

旁遮普由于过去并未进行过分割,发生了大规模的混乱。居住在印度教徒地区的穆斯林逃亡巴基斯坦,伊斯兰教地区的的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逃往印度辖区。

在雷德克里夫线两侧,短时间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引发了大混乱。据统计,约有1450万人越过边界,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难民迁移。

特别是在旁遮普地区,两教教徒之间发生了难以计数的冲暴动、屠杀以及报复。据理查德·西蒙兹的研究,在印巴难民迁移过程中,最保守的估计也有至少50万人在冲突中丧生,1200万人无家可归。

印巴分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人道主义灾难。在此期间,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产生的不信任感和仇恨对后来的印巴两国关系产生了长期的不良影响。

克什米尔争端

英国殖民时期,部分土著王公与殖民当局签署条约,臣属英国,仍在其领地内世袭其君主统治,被称为土邦。土邦或直接受英属印度政府控制,或由诸省省督或行政专员领导。

蒙巴顿方案的另一悬案即土邦问题。克什米尔土邦王公信仰印度教,倾向于归属印度或独立,而占人口77%的穆斯林倾向于加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与印巴两国都接壤,且控制着通往中亚的交通孔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47年10月,克什米尔王公哈里·辛格宣布与印度正式合并。此举违背巴基斯坦和穆斯林的意愿,于是印巴双方先后派兵进入克什米尔,爆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后来先后爆发了两次战争,时至今日两国摩擦不断。

克什米尔争端无疑导致印巴矛盾升级,本是同根生的两国结下不共戴天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