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第一辑——隋唐之交文字炼,初唐四杰现端倪——上

唐朝,作为一个辉煌的年代,她有一群人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他们是那个年代精神的代言人,他们是千百年来人们崇敬的文字高峰。就在唐朝的最后,辟出来一个章节,单独介绍一下这群人物,他们就是,唐朝的诗人。


第一位唐朝大诗人,生在南陈,他乃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初书法四大家之一,写诗算是他的一个副业,他还有一个著名的奸臣兄长,而他本人则是著名的忠臣,在历史上也留下了“兄弟不同心”的著名例子,这位诗人就是虞世南。他一生经历了南陈,隋朝和唐朝三个年代,性情刚烈,直言敢谏,能上凌烟阁,就说明了他在初唐的地位。唐太宗称赞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排在最后的一个,都给他带来了极高的荣誉,何况前面几个?唐太宗没事就喜欢学虞世南写字,有一次唐太宗练字,写一个“戬”写了一半虞世南来奏事,聊了一会儿,唐太宗就让虞世南把那一半的“戈”字补上,然后皇帝喜滋滋的把字给魏征炫耀:“我最近写字,你看这个字练得怎么样?”魏征道:“右边的戈很得虞世南的精髓。”唐太宗听了就是哈哈大笑。虞世南书法造诣很高,他还编写了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类书《北堂书钞》,多达一百六十卷。他有代表诗作是《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说唐朝初年的诗人,一般都要从“初唐四杰”说起,不过“四杰”中打头的一个王勃,家族里面还有一个爷爷辈的已经是诗人了,那就是王绩。他出生在隋朝,十五岁的时候拜见杨素,就得了“神童”的名号,在隋唐交接的年份里,三次做官,三次归隐,他很想踏入仕途,却始终郁郁不得志,派遣郁闷的方法,他选择了饮酒。唐高祖年间,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应召而出,按照朝廷的惯例,门下省的官员每天有三升酒,王绩对别人说:“我现在是待诏,官职不高,俸禄低微,就那三升酒让人流连忘返。”这话被他们老大听到了,笑一笑,把他每天的酒提到了一斗,当时人们都称呼其为“斗酒学士”。他听说太乐署中一个官员很会酿酒,还有很多好酒,就多次申请,跑去那个官员手底下做官,享受了一阵子好酒后,酿造好酒的人病逝,王绩嫌后面的酒不好喝,就索性辞官回家,他还写了一份《酒经》,收集了酿造好酒的办法。他最著名的一首诗叫做《野望》,一共八句:“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描述了好一番乡间闲逸安宁的景色。

还有一个姓王的大诗人,他的诗作没有录入《全唐诗》,原因很简单,就是他的诗作基本上由大白话构成。这位叫王梵志,他生于富庶人家,赶上隋末动乱,家道中落,唐朝初年的天灾直接让他破产,只能去给别人干活,更倒霉的是他子女不孝,到了老年几乎衣食无着,只能靠乞讨为生。因为他的诗作不入文人法眼,捞到的记载就不够多,到唐朝往后居然失传了。他的诗歌基本上是以说理为主,白话文,艺术水平就略有些不能恭维,比如说“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又比如“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还有“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教写字”,还有一个颇符合现代政策的“生儿不用多,了事一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