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也凶猛:餐桌美味竟是杀人凶手?

说到海蜇,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大概是“好吃的”。诚然,老醋蜇头、凉拌蜇丝,这些用海蜇为食材的菜肴都爽脆可口,是下酒的好伴侣。然而在另一些情况下,海蜇却又会变得十分凶猛——对于在海水中游泳嬉戏的人来说,海蜇就是难以察觉的凶手,碰到海蜇,轻则受伤,重则致命。就在几天前,就有新闻报道,大连一名4岁女童在海中游玩时被海蜇蜇伤,在送医后不久,出现口吐白沫、意识丧失等症状,最终医治无效身亡。那么,餐桌美味何以摇身一变成为了杀人凶手呢?

海蜇与水母

在讨论海蜇前,我们先来看一看一个和海蜇经常弄混的概念——“水母”。通常人们头脑中水母的形象,是在水族馆或海洋馆中的水槽内优哉游哉游动的、云霞一般的动物。其实,水母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它是对所有能进行浮游生活的腔肠动物的总称。腔肠动物是一种原始的多细胞生物,只有内外两个胚层的分化。然而,腔肠动物已经具有了原始的肌肉、神经等组织的分化,现今地球上的所有动物,都是由原始的腔肠动物演化而来,因此算得上是我们的“老祖宗”。

腔肠动物包括了固着生活的水螅类和珊瑚类,以及自由生活的钵水母类和栉水母类。那么,是不是钵水母和栉水母能和水母画上等号呢?这也不对,毕竟,要称作“水母”,只要能够自由移动就可以,因此一些水母种类在生长的某一时期是以固着或群体形式生存的。例如我们常听说的“桃花水母”,其实就具有如同水螅一般固着生活的阶段,而有名的“僧帽水母”,则是一大群类似水螅的个体的集合——从分类学上来说,它们也的确属于水螅纲而不属于钵水母纲。

而我们所说的海蜇,其实是人们对大型海生水母的统称。从动物学上来说,真正能称得上“海蜇”的,只有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海蜇科、海蜇属下的四种海蜇:海蜇、黄斑海蜇、棒状海蜇和疣突海蜇。而同科不同属的沙海蜇,也因为它的身形,混到了一个“海蜇”的名头。

所谓“根口”,是因为这些海蜇的腕的基部彼此愈合在一起,从外观上看不到海蜇的“口”。海蜇实际的口,开口在各个腕的末端。而当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后,消化腔会如同树的根部一样分支,“根口”一词由此而来。所以这些愈合的腕,就被称为口腕,而它更被人所知的名字就是“海蜇头”。而大而圆的伞盖,就是所谓的海蜇皮了。不过,在端上餐桌时,海蜇头和海蜇皮的细胞组织已经被明矾和盐腌渍而脱落,剩下的只是可以食用的肥厚脆嫩的中胶层。

海蜇为什么这么凶?

海蜇之所以以“蜇”字命名,点出了其一大特点,就是能够蜇人。其实,海蜇并非有意为害人类,它的这一能力,其实是为了进行捕食和自卫。

海蜇蜇人的“装置”被称为刺细胞,它分布于海蜇口腕下部众多的触手表面。刺细胞的本质是一个特化的细胞,细胞内部有一囊状结构,称为刺丝囊,里面盘绕着一条纤细但顶端尖锐的刺丝,细胞表面还具有一个棘突,作用类似于扳机。当刺细胞受到物理碰触时,刺细胞细胞膜变型,棘突发生位置变化,从而触动“扳机”,刺丝囊内部的刺丝就会被“弹射”出来,刺入接触物体内。而刺丝囊本身也会收缩,将其内含有的毒液通过刺丝注入被刺物体内,起到毒害的作用。

海蜇以及其他水母的刺细胞内毒液成分十分复杂,主要由大分子量的毒蛋白以及组胺、5羟色胺、肾上腺素等小分子物质混合而成。其中毒蛋白为主要的毒性物质,其功能大致可分为溶血、局部皮肤坏死以及致死因子三大类。毒蛋白可以造成多种组织细胞的损伤和功能破坏,从而引发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反应。对于鱼类、甲壳类等小型动物,这些海蜇的这些毒蛋白可以迅速麻痹和杀死猎物,而对于人类来说,则会引发神经功能紊乱、痉挛、心率失常、溶血等反应。此外,组胺等组分还会使得某些人群产生过敏反应。

事实上,除去栉水母外,所有的腔肠动物都具有刺细胞,这是其捕食的手段。大多数水母体型甚小,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甚至都不会具有什么感觉。但诸如海蜇之类的大型水母,由于触手数量众多,刺细胞数量巨大,因此接触人体后注入毒液剂量大,因此容易造成致伤甚至致死。此外,一些特殊类型的水母,如澳洲箱水母,虽然体型小,但由于毒性强烈,依然不可掉以轻心。

在我国,造成蜇伤记录的主要是多种大型水母,其种类随着海域的不同而不同。在本文开头提到的大连周边水域,主要致伤的水母种类为沙海蜇。而在较为南部的海域,则海月水母致伤的比例有所增加。每年我国海蜇等水母蜇伤的案例可达数百起,其中有十余例致死。由此可见,避免水母蜇伤,以及蜇伤后进行正确有效的应对,是避免生命安全遭受威胁的重要措施。

如何应对蜇伤?

为了避免被水母蜇伤,最有效的方式自然是远离包括海蜇在内的各种水母。水母自主游泳能力差,主要为随波逐流,并且有集群和垂直移动行为,因此首先要留意当地水母动态,不在海蜇或其他水母大爆发的时候下水游泳。游泳时也要注意观察,当发现水母时即使远离,切勿游近观察甚至触摸。此外,冲到沙滩上的水母尸体,其体表刺细胞依然具有活性,因此也不要随意触摸。

如果不慎接触到了水母,出现如触电般的刺痛时,表明已经被水母蜇伤。此时应立即离开事发水域,用大量海水冲洗蜇伤处,以去除残留在皮肤上的水母触手。此时切忌用淡水冲洗,因为淡水会刺激更多刺细胞弹射刺丝。冲洗后,用温水及稀醋酸(可用食醋代替)湿敷至少半小时或直至疼痛缓解。通常轻微蜇伤会导致皮肤出现红疹、瘢痕、水泡等,十余天后会自行消退。然而,如果出现头晕、心悸、运动失调、血压降低等症状时,表明蜇伤严重,已经开始出现神经、循环系统损伤症状,此时应立即送医救治并长时间观察,重点监测和治疗毒蛋白引起的心血管系统损伤和严重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