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被赶出故宫时携带数十箱珍宝,结果一丝不剩被他败光

1911年,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末代皇帝溥仪在多方压力之下,最终宣布退位,当时溥仪虽然只要三四岁,但也是皇帝。溥仪退位后仍旧被允许留在宫中,同时中华民国还每年拨下400万银元给溥仪,作为他的日常开销用度,可见溥仪虽然没有皇帝之名,但却还有皇帝之实。

这样的好日子,溥仪还过了14年,直到1925年冯玉祥干了票,把溥仪从紫禁城赶出去,出宫那天溥仪自然不会空手而走,他带走了许多珍宝古玩、字画玉器之类的,据统计这些东西总共有三四十个箱子,都装得满满的,里面全是奇珍异宝,价值连城。

溥仪带走的数十箱珍宝,很多都是唐宋时期的名画,有王羲之、王献之的真迹,还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手稿等,甚至有传言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是被溥仪带走的,这些字画古玩珍品,随便拿出去卖,价格都是数十万银元的,换算成现代的价格,应该是数千万人民币了。

溥仪离开紫禁城后,就去了天津居住,到天津之后溥仪还是过着皇帝的小资生活,逢年过节也很讲究排场,所以生活开支着实不少,有时候还需要赏赐一些跟下人,为了筹集资金溥仪只好把自己带出来的珍宝卖到了,当溥仪把消息放出去,天津的古玩商们无不眼红,不料他最终联合起来,狠狠的坑了溥仪一把。

原来这些古玩商联合起来,给溥仪的出价很低,溥仪拿着一箱宝物变卖,文编了天津许多古玩商,他们都只是开出六万的价格,这批宝物只值六万吗?绝对不止,但他们联合起来,一起套路溥仪,然后得到的利润平分,尽管溥仪也明白,但最终没办法,只好以六万的价格卖了一箱。

溥仪对这交易显然非常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后来日本人请她过去,担任伪满洲国皇帝,那些珍宝也被运到了伪满皇宫,溥仪偶尔用些宝物来赏赐日本人军官,显示自己皇帝的威严,后来日本投降,溥仪被苏联逮捕,这些珍宝已经所剩无多,但他也带去苏联,经过苏联过一次手,几乎没有剩下什么了。

1950年溥仪被遣送回国,这时候他当年从宫中带走的珍宝,一个箱子都没有了,基本都败光给日本、苏联了,不过他还唯一留下了一个宝物,叫做田黄三连印,是乾隆专用的,价值连城,溥仪一直贴身而藏,所以没被弄丢,最后他把这个唯一剩下的宝物,捐献给中国博物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