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马奇诺防线还没用的斯大林防线:趣谈二战前夕各国防线建设

在现代化战争的时代,要塞过时了,但是军事防御工程并没有消失。相反,另一个军事工程名词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出现并一直活跃到二十世纪下半叶。这个词就是“防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和法国的边界就出现了两条互相对峙的防线——齐格菲防线和马其诺防线。芬兰为了防御苏联的进攻也在两国边境建设了曼纳海姆防线。今天的我们回过头来看“防线”,这个名字听上去很高大上的东西,其实就是庞大的线状地堡工事群,并辅之以前方的鹿砦、铁丝网、雷场和后方的保障设施。由于一战中地上要塞在大口径火炮面前的彻底失败,此后的防线逐渐改为地下或半地下。例如法国和德国在两国边境各自修建的马其诺防线和齐格菲防线,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地堡不仅可以为步兵提供防御遮蔽并提供射击孔,也可以在其中安装火炮。甚至医院、兵营、发电厂,有轨电车通道都隐蔽其中,形成现代意义上固若金汤的堡垒。然而这些防线并没有发挥什么决定性的作用。马其诺防线被德军绕过,从背后被瓦解;齐格菲防线在二战后期虽然滞留了盟军五个月,但最终也被强大的机动部队所击破。

▲法国阿尔萨斯地区的一段马其诺防线,均为地下堡垒。

▲法国阿尔萨斯地区一处马其诺防线地下工事的入口。

▲马其诺防线内的一门81毫米迫击炮。

▲齐格菲防线内的一段“龙牙”反坦克障碍。

▲齐格菲防线的一个暗堡。

▲美军士兵越过齐格菲防线向德国进军。

▲安德烈?路易?勒内?马其诺(André Louis René Maginot,1877-1932),曾两次担任法国战争部部长,在任期间力主在国境东侧修建永久的钢筋混凝土防线。在防线竣工之前,马其诺病逝。法国人以他的姓氏来为这条防线命名。

▲齐格菲,今多译为“齐格弗里德”,古日耳曼传说中刀枪不入的英雄。图为德国音乐家瓦格纳同名歌剧中的齐格弗里德,由波兰男高音歌唱家扬?米奇斯瓦夫?雷什克(Jan Mieczys?aw Reszke,1850-1925)扮演。英国人用齐格菲的名字来称呼二战时德国西部的防线,而德国人则称呼齐格菲防线为“西墙”。

苏联红军自20世纪20年代起,为了防御帝国主义国家从西线的进攻,开始在西部国境线开始了一系列防御工程建设。这一系列防御工程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并得到了一个非正式的名称——“斯大林防线”。整个斯大林防线其实是十三个堡垒群组成的防御地带,每个堡垒群以钢筋混凝土建成,如同马其诺防线和齐格菲防线一样,地下工事群的地下或半地下暗堡通过坑道相互连接,防御地带前方布置有障碍物,后方有医院、发电厂、兵营和仓库。

与马其诺防线和齐格菲防线不同,苏联人的斯大林防线要比法国人和德国人强一些。首先,斯大林防线并不是紧紧挨着国境线建造的,而是距离国境线有一定的距离,大约二十至一百公里不等,这样一旦遭受突然袭击,可以留出一定的缓冲空间,供防线内的守军集结。今天的人们都认为,当面对敌军大兵团袭击的时候,把敌人放进来再打比御敌于国门之外更有效。这一点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历次反“围剿”作战中得到了充分证明。

▲斯大林防线上的一处暗堡。

▲电视剧《长征》截图。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中国工农红军在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指挥思路下,在中央苏区北部效仿苏联的斯大林防线建立了部分简陋的防御工事。这些工事对阻挡国民党军队进攻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李德曾经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从他的作战思路上可以看出当时苏联军队是如何看待防线和堡垒的。但是在中国战场,这种死板的教条战术远远不如毛泽东、彭德怀等没有受过系统军校教育的中国红军将领。

▲电视剧《长征》截图。红三军团在广昌的简陋防御工事在国民党军队的优势火力面前不堪一击。

▲电视剧《长征》截图,李德与彭德怀就堡垒防御作战思路进行争执。

其次,斯大林防线不是一条连续不断的防线,而是若干不相连的堡垒群。这样的部署不似马其诺防线一般死死钉在原地,而是为大兵团进行机动防御作战提供了一定的进退空间。如果不需要这些进退空间的时候,则可以通过布雷、设置鹿砦、龙牙等障碍物的方式来将其封闭。

第三,斯大林防线的正面之敌一般来说是没法绕过去的。德国人在对法国作战的时候绕过了马其诺防线,而如果德国人想要绕过斯大林防线,在欧洲西部的苏德边境线上是不可能的。除非德军绕路芬兰走卡累利阿地峡,或者绕路土耳其走高加索,这明显是不太现实的。卡累利阿地区自苏芬战争后并入苏联,芬兰人的曼纳海姆防线残址也被苏军加以利用,依然成为了一道阻碍德军进攻的屏障。

苏联为了建设斯大林防线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然而1939年的苏德联合军事行动却改变了这一切。随着苏联吞并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占领比拉萨比亚,降服波罗的海沿岸三国,使得苏联西部边境向西延伸了一百五十到三百公里,原来的斯大林防线一下子变成了国土内部,看上去失去了作用。这时候苏联开始着手在新的领土上修建新的防线——人们一般称呼这道新防线为“莫洛托夫防线”,大概是因为莫洛托夫与里宾特洛甫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苏联获得了一大片新领土的缘故吧。

苏联人是吃过防线的亏的。在1939年的苏芬战争中,苏联红军由于准备不充分,在突破卡累利阿地峡时,面对芬兰人并不是很坚固的曼纳海姆防线,进攻受挫,吃了大亏。但是经过调整后,苏联红军很快就突破了曼纳海姆防线。在苏芬战争中,斯大林曾经说过:“没有突不破的防线。”这意思也就是告诉苏军将领们,不要迷信防线的作用。但是苏联人在不迷信防线的同时,自己也十分重视防线的建设。不过,苏联在建立莫洛托夫防线的时候,居然把斯大林防线给拆了!

▲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Carl Gustaf Emil Mannerheim,1867-195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芬兰军队总司令。芬兰用于防御苏联进攻的防线以他的名字命名。

▲曼纳海姆防线上的一处暗堡。苏联军方一直宣称曼纳海姆防线是十分坚固的,苏军受挫是难免的。而反苏联的一方则认为曼纳海姆防线十分脆弱,完全不堪一击,只是苏军自身作战能力低下而造成的。

拆掉斯大林防线,一方面是“拆东墙补西墙”,将斯大林防线的武器装备用于莫洛托夫防线的建设。另一方面,在国土纵深处已经失去了防御作用的防线,对于大兵团集结和物资运输是不利的。据俄罗斯历史作家瓦西里?苏沃洛夫在《破冰船,“M”日》中所叙述,在朱可夫的领导下,苏军制定了一个对德主动进攻的计划,这个计划的进攻日期是1941年7月6日。为了做好战前准备,向边境集结部队和物资,斯大林防线被拆除。不过根据德军发起“巴巴罗萨”行动时苏军的松懈备战程度来看,这个所谓的作战计划应该只是苏军总参谋部将军们的一个纸面设想,并没有上升为军队战略加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