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的战役简述:曼施坦因在斯大林格勒(二)上篇

各位好,青铜器的第二个战役简述,曼施坦因的一场战役。取自于其回忆录和李德哈特的战略论间接路线。

曼施坦因,德国陆军元帅。以曼施坦因计划,克里木战役,哈尔科夫反击战和42-43年冬季战局的指挥闻名。

我们今天选取曼施坦因就任顿河集团军群司令试图解救斯大林格勒的战役来看看曼施坦因的作战。网络上常流行曼施坦因将作战失利的责任推卸,今天我们看一看究竟曼施坦因是否在推卸责任。

斯大林格勒一直被苏联人认为是战争的转折点。曼施坦因说这是可以理解的。

曼施坦因谈了希特勒一个致命的错误,认为这时导致第6集团军在42年11月陷入困境的原因。“希特勒的战略目标受战争经济观支配,42年德军战略上分为两个方向,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希特勒试图长时间防守漫长的防线,认为个人意志可以影响战局。其他原因也还存在:比如德军南翼指挥体制有问题,希特勒一直紧盯着斯大林格勒,视前线意见于不顾。

斯大林格勒失败的第一个原因:希特勒的固执。

曼施坦因就任顿河集团军群司令后,局势如下:

保卢斯撤退的最佳时机:在11月19日为最迟。而保卢斯也提出了撤退的请求,但是希特勒拒绝了。斯大林格勒这座城市对于希特勒的军事威望太重要了,曾经当过首席军需官的保卢斯很了解希特勒。

经过形势判断,顿河集团军群司令部达成了一致:苏军会倾其全力消灭被合围的6集团军。同时还可能在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被击溃的机会,快速兵力由顿河地域向罗斯托夫方向挺进,进而切断6集团军,4装甲集团军,A集团军群与后方的联系。

斯大林格勒失败的第二个原因:戈林错误的保证空军可以每日空投物资,之后又不予兑现。

曼施坦因希望要冒风险,从其他防线抽调兵力。这风险是其他战线上受到攻击。但希特勒没有允许。

苏军于12月2日开始进攻第6集团军。

斯大林格勒失败的第三个原因:希特勒错误的估计,认为德军以现有实力可以像杰米扬斯克那样打通走廊。对被合围圈的部队实施补给。

一场生死较量开始了。

斯大林格勒失败的第四个原因:第6集团军参谋长施密特少将拒绝突围。集团军群司令希望保卢斯突围,而保卢斯在思考之后一是担心违背希特勒的命令,二是受其部下影响,没有突围。

然而曼施坦因认为虽然现在机会渺茫们,但还是有机会解救第6集团军。详情见于下篇。

上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