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如厨子做菜 第三是“味”足

“味”才是文章(小说)的中心和主题。

什么是“味”?“味”是能使人在精神上、味觉上、心理上得到享受、得到快感、得到满足的一种东西。

那么,文章(小说)的“味”又是什么呢?因为是主题,我得分几个部分来说。

1、有盐有味

俗话说:有盐才有味。无盐就无味。当你吃到不可口、不好吃的饭菜时,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是不是无盐无味?无盐无味的饭菜真的不好吃。要把饭菜弄得好吃,首先别忘了放盐,然后才是其他调味品。

那么,小说的“盐”又是什么呢?

有句名言说:谚语是语言中的盐。

我加一句:幽默是文字中的调味品。

那么,什么又是谚语呢?

谚语是“典型的俗语”,《礼记。大学》陆氏释文:“谚,俗语也。”俗话说、常言道、歇后语(四川话称斩言子)、惯用语、俏皮话、箴言等,现在统称为俗语。

那么,俗语又是什么东西呢?

俗语是“约定俗成,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

俗语作为语汇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早已存在的。先秦典籍里就引用了不少俗语,只是那时还没有“俗语”这个名称,多叫作“谚”、“鄙语”、“野语”、“民语”等。即受到官方鄙视又离不开的、来自民间的(文学)语言。如:

《左传。隐公十一年》:“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

秦以后,汉代文献里开始出现“俗语”的名称。唐宋以后,特别是明清白话小说里,俗语就更常见了,而且出现了比“俗语”更口语化的“俗话说”一词。

“俗语”必须具备三个S,就是:“短小”、“意味”、“风趣”;“俗语”还具有“群众性”、“鲜明的口语性和通俗性”、“具有相对的定型性”三大特点。是文人墨客、百姓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言,简练而形象化,是其他语言所不能替代的,是语言中的火花、是语言中的盐。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及《金瓶梅词话》、《镜花缘》等明清白话小说里,俗语就更常见了。《三国演义》中不但俗语多,它的“关公走麦城”、“空城计”、“连环计”等等还成为后人使用频率挺高的俗语典故。

《红楼梦》中的俗语:明是一盆火,暗里一把刀;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下面这两句:“聪明反被聪明误”、“假作真时真亦假”,称得上是后人使用频率最高的俗语。

《西游记》六十一回:“这正是俗语云: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

《水浒传》二十四回:“自古道:‘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

《镜花缘》五十回:“俗语说: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金瓶梅词话》三十四回有个歇后语,叫做“鬼酉上车儿——推丑”。这是一个双关语,“鬼”“酉”和起来是个繁体“丑”字,谐“丑”,“推”谐“忒”,“推丑”就是“忒丑”,是太丑、特别丑的意思。是不是既形象又忒有意思。

《金瓶梅词话》八十八回有王婆赚潘金莲来家,把西门庆吹得来天上有地下无的。潘金莲赞扬了王婆一句话:“倒底是媒人嘴,一尺水十丈波的。”形容王婆说的话添油加醋、渲染夸大,把豆腐渣夸成了一朵花。

在明清白话小说里,俗语可说是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