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冷兵器第二弹,这些相似冷兵器的区别你知道吗?

上一次冷君为大家图解了刀、枪、剑、戟、矛、槊、鞭、锏等相似冷兵器的错用、混用等的错误使用及区分。接着第二弹,说说斧钺、钩、叉……

斧《说文解字》曰:“大者称钺,小者称斧。”;《十八般武艺全书》载:钺头较斧大之三分,钺杆比斧杆约长50厘米。此外,还把斧背上有勾或刺,杆端有斧的,称为钺。

图:凤头斧

钺《说文》上曰:“钺,大斧也,一名天戉。”;晋崔豹《古今注·舆服》云:“金斧,黄钺也;铁斧,玄钺也。”由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斧钺同类,名称不同,自然形制与功能也略微不同。

图:钺

钺较斧出现的时期早,原本作为刑具,后为仪卫所用,一般钺比较大,比较精美。斧刃较窄,钺刃较宽大,呈弧形,似新月。

叉原为一种生产工具。由叉尖和叉把两部分组成。顶端有二股叉的为“牛角叉”,顶端有三股叉的为“三头叉”。叉尖多为钢制,圆形或锥形。叉尖之间平行或聚拢向前,便于刺击。叉把木制或铁直,粗可盈握。

图:叉

镗由枪发展而来的,隋朝已有。镗一般头的两边形似马叉,中间似剑状。长而重,正锋长约1尺半,柄长七至八尺。柄尾有棱形铁鐏茅元仪《武备志》载:“此器自有倭时始用,在闽、粤、川、贵、云、湖皆旧有之,而制不同”。镗的攻击方法主要有刺、捕、拨、挡等,锋与锋之间距离比叉略大。

图:镗

峨眉刺据传说“峨嵋刺”为古代水战中使用的一种格斗短兵械,可在水中作刺杀或潜入水底凿穿船底之用,故又称分水峨嵋刺。

峨嵋刺作为武术项目出现,是明代末年。长约30厘米,形状为中间粗两头细的锥形体,头端略扁,呈菱形带尖,中间有一圆环 ,圆环套在练者中指上,左右手各持 1个,运用抖腕和手指拨动,使其转动。

图:峨眉刺

判官笔属暗器类。又称状元笔。器形似笔,笔头尖细,笔把粗圆,也有两端均为笔头的,笔身中间有一圆环,形状比较接近峨眉刺,环套在手指笔可以旋转,还有的只是一端有笔头在笔的尾部有环也是可以让笔旋转的。

图:判官笔

笔长约20厘米——30厘米,前端稍重于后端,多以硬木或金属制成。

戈大都是以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曲头横刃。攻击常用横击、钩割、啄杀等。商周时期有“玉戈”做为仪仗器,青铜戈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代开始戈逐渐被戟和矛所取代。

图:戈

戟是戈和矛的合成体。有很多种类,有长有短,也有投掷用的手戟。双用的一般较短。

图:戟

铍以前多误称为剑。其实就类似于在剑体上,加装皮套、杆。起源于殷周之际,盛行于战国秦汉,西汉时改为铁制。

图:铍(头)

秦俑坑出土的青铜铍,铍首长度多为35厘米左右,茎长12厘米左右,铍之木柄多已腐烂残,有学者认为,铍之(即长柄)有积竹、木柄两类。

图:铍(复原图)

青铜剑剑的起源很早,有说是轩辕帝战蚩尤时使用的就是剑,也有说是起源于早期的骨刀/剑,有证可考的剑大约于西周时期。图上这种短而宽的青铜剑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此后发展出“铍”(上图)这种长兵器。

图:青铜剑

铩由铍演变而成,与铍的区别是铩在茎与刃之间加有两端上翘呈锐尖状的、具有格架功能的镡。

图:铩

铩属于矛类兵器。有长柄也有短柄,流行于汉代,铩头长一般25~30CM,镡宽约10CM,东汉以后消失。有成语“铩羽而逃”。

图:铩

铩与枪、矛、槊、戟等同样属于长杆兵器。不过铩有剑一样偏大且有弧度的格,所以也比较好区分。

注:作者飞红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