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鸡蛋乱洗澡,会洗坏的

最近,我去菜市场买了一大筐的新鲜鸡蛋。卖鸡蛋的大哥说,这是新鲜鸡蛋,蛋壳上不怎么干净。老婆见到一些鸡蛋很脏,就把脏的挑出来洗干净。可过了几天,煮鸡蛋时,发现洗过的鸡蛋都坏了,没洗过的确好好的。老婆自言自语道:“难道是我把鸡蛋洗坏了?”我在旁边听了,心中产生了疑问。鸡蛋洗了真的容易坏吗?为什么洗了的鸡蛋坏了,而没洗的鸡蛋没有坏呢?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本着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我先拿出四个鸡蛋,做个试验,为了让结果精确,我把它们平均分成两组。接着,我把一组用水洗干净,然后放进一个铁盒子里,另一组没洗放进另一个铁盒子里。

经过几天的记录,从实验记录中可以看出:第一次敲开的两个鸡蛋,两个鸡蛋几乎没有变化;过了几天,再敲开鸡蛋,洗过的鸡蛋坏了,没洗的没坏。看来,洗过的鸡蛋比没洗过的鸡蛋更容易坏。

为了弄清楚鸡蛋坏的原因,我上网查了资料。原来,鸡蛋的外壳上有一层粉末状的胶性物质,这层胶性物质的作用是封闭壳上那些细微的小孔,使鸡蛋内部和外界隔开。这样不仅能阻止细菌的侵入和水分的蒸发,还有效地保鲜保质。而用水冲洗鸡蛋,就把这层物质冲洗掉了,蛋壳上的小孔就会露出来,这样细菌就容易通过小孔进入鸡蛋内部,鸡蛋就会坏掉了。所以,洗过的鸡蛋比没洗过的鸡蛋更容易坏。

哦,果真是这样,洗过的鸡蛋上果然有孔。鸡蛋原来就是这样坏的。

所以,告诉大家。不是马上吃的鸡蛋不要洗,吃几个洗几个。特别是夏天,鸡蛋要放在冰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