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年猪,过大年,在农村杀猪过年才叫过年

杀年猪,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年俗。平时杀猪家里人一时半会吃不完,一般都是卖了换钱花。惟独过年(春节)是个例外,进了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谓之“杀年猪”。东北童谣中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盼望杀年猪吃肉的心情。

杀年猪是为过年做准备,所以大部分肉是按血脖、里脊、硬肋、后秋等部分分解成块,和灌制的血肠、粉肠等一起,放进大缸里冷冻贮藏备用。由于中国民间有正月初一到初五不能动刀剪的习俗,一般在除夕前就把这几天要用的肉料按用途切好剁好,放在缸内的盆碗里,至用时拿出来“缓”(解冻融化)一下就可以加工了。东北冬季寒冷,年猪肉从腊月存放到二月初也不会变质。

在贵州省万山特区侗乡村寨至今还保留有一个百年不变的侗乡风情习俗——杀年猪。

转眼又到了农历的腊月,每年的腊月,正是这个侗乡村民们忙碌杀年猪,一来庆祝新年,招待亲朋好友,二来可以腌成腊肉,改善一年的生活。但这个侗寨村民杀年猪不会随意请个屠夫帮他们杀年猪,却是很有讲究的:挑选吉日。进入腊月,侗乡村民们请个先生算个好日子杀年猪;选屠夫 。

在寨上挑选一个能干的经济条件好的、杀年猪有经验的屠夫才能够动手杀年猪,这样,预意来年喂猪顺利;挑帮手。一般都是选体大有力的人来拽猪耳朵,抓猪尾巴帮助屠夫杀年猪,示意这家女主人来年继续喂大肥猪;烧香。在杀年猪时,要烧三柱香一叠纸,打发那些孤朋野鬼,不要来搔扰正常杀猪;当年猪杀死时,女主人马上把准备好的草纸,到猪的刀口处粘上猪血放到猪圈上,表示下一年养猪红火;当年猪杀好后,主人就把他家的亲朋好友请来围坐在一起吃“泡汤肉”,来吃“泡汤肉”的客人都给主人敬酒,祝贺来年继续杀大肥猪,发大财,吃到中途,大家相互比唱红歌、猜权,输家必须喝酒吃肉等互动节目,使全场气氛异常活跃,整个场面洋溢着村民们一年辛苦后满足的欢声笑语。当吃饱喝足后,每个人的酒杯里的酒不能喝完,都要留存一点,倒回主人的酒壶中,表示对主人敬财。谁家杀年猪,都要给老人和左邻右舍割点肉,这样既联络了感情,又促进了邻里团结。

每年进入冬闲时节,村民们就开始杀年猪,多数人家都会集中在冬月翻翻老皇历,选一个和家里人属相、所养的猪不想冲的日子宰猪,相传选择不相冲的日子,来年六畜顺畅、服养,家人也能消灾减难。杀年猪在较早些年有着招待客人,向亲朋好友展示一年的收成,述说着衣食的着落,让大家不必为主家衣食担忧。所以很多人家都选择养大猪,猪越大本家越有面子,越显得有身份有地位,以致于有的猪大到一上桌子,桌子就趴下了,拉猪人不小心手就脱臼了,简直可以用大如牛形容。冬月气候寒冷,没有苍蝇,为天然腌制腊肉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在深山农村,交通和资金不便,一年的肉食主要以腊肉为主,所以腌制腊肉的日子非常关键,手艺也要求非常高,盐的多少把握要有度,盐太淡肉容易发臭,太咸吃不下。

一般在腊月二十六七进行,也有提前至二十五日的。过去,农民生活很苦,一年难得吃几次肉。平日喂猪攒粪,年底猪也肥了,加上过年,便将猪杀掉,补偿一年付出的劳动。杀年猪时,充满节前的欢乐。一户杀猪,全村人赶来围观。特别是孩子更为兴奋:由于是年猪,猪的主人大都将猪血留做食用,荣成称为“接猪血”。因为是留做自家食用,接猪血也有一定讲究;首先在盆里放少许凉水、盐、白面,屠刀抽出后让血稍流一会儿再接。这样接下的猪血干净,凝固得快,开水煮后血块中呈蜂窝状,有咬劲,好吃。境内杀猪,无论是否年猪,均剥皮。

人们在欢乐的气氛中,看杀巴(屠夫)鼓气、开膛、剥皮;而杀巴们也格外卖弄精神,一边说笑一边操作。干到兴奋处,随手把猪尾巴、猪尿泡割下来,丢给围观的孩子们,让他们烧了吃。猪的主人不仅不嗔怪,甚至白搭柴草。虽说杀年猪是为自家食用,但一般人家只留半扇猪肉,另半扇则略低于市价,分给杀不起年猪的亲戚邻舍。自己留的半扇,割下年节时所需,剩余部分暂时用猪皮裹好。猪皮里面撒少许盐,以防变质。

这样处理后,存放在闲屋里,春节时需要则割下一块,不需用则待节后盐制,供平日食用,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农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后,猪肉实行计划供应,平日由国营食品站供应,春节则由生产队屠宰集体饲养的肥猪,记账分给社员过节。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收入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猪肉也敞开供应,杀年猪反倒不合算,所以私户杀年猪的现象基本绝迹,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牛羊肉及海产品的追求。

我还是个半大孩子时候,家里有头猪,母亲叫来杀猪的,周围邻居也会帮忙烧水的。到时候送邻居吃杀猪菜吃就算答谢 了,那时候我想看杀猪,母亲嫌太血腥不让我看。说看了念书笨,等杀完才让我去看。煮肉的时候母亲不让揭锅盖,我总会偷着揭开看熟了没有哈哈,我的童年一去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