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十大名将之不良野心家——桓温!

东晋,在祖逖的北伐后,其势力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不过由于生逢乱世,地方军阀野蛮生长,这也引起了东晋朝廷的猜疑。或许祖逖本人没这么想,不过跟随他的将士们可不这么想,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就像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不就是这样“陈桥兵变”的吗?其实在一开始,他也只是想安安静静的做一个柴荣身边的元帅而已。

赵匡胤

祖逖死后,他的弟弟祖约和苏峻一起发动了叛乱,东晋又面临一次严重的内讧。后赵再一次侵占了淮北领土。

苏峻、祖约叛乱被平定后的第三年,二十岁的桓温为了替在苏峻之乱中死去的父亲桓彝报仇,亲手格杀了仇人三兄弟。桓温其人,雄壮豪迈,气度不凡,后来娶了南康长公主,成为驸马。

桓温

桓温人生的一大起点就是出任荆州刺史,在他三次北伐前,他还完成了一次成名之举——平定蜀地。

当时统治巴蜀的政权是李势领导的成汉。桓温力排众议,毅然决定伐蜀,还未等到朝廷批复,就带兵开启了他的冒险之旅。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他这次行动确实很冒险。蜀地处于荆州上游,桓温相当于是逆流而上,地形处于绝对劣势。人数上,由于路途长远,粮草供应困难,只有挑选少量精兵打突袭战,人数上也处于劣势。桓温唯一占优势的就是打着东晋朝廷的旗号,出师有名。而这时的李势正荒淫无道,蜀中人心惶惶。

桓温平蜀示意图

桓温灭蜀有两大运气:

1、他鬼使神差般的躲过了李势派来阻截他的成汉昝(音展)坚部。直接绕到成都。

2、成都大战,战事惨烈的桓温,本来准备退兵,结果鼓吏敲错了鼓(退鼓敲成进鼓),晋军一鼓作气,反败为胜,大败汉军,最终攻下了成都。

小有成就的桓温,开始自大,他还除去了朝中唯一能制衡他的殷浩,从此开始为所欲为。

桓温的三次北伐之所以不怎么成功,原因就在于他的不臣之心。以至于创造“五胡十六国”前秦神话的能人都弃他而去。这个人就是“再世诸葛”——王猛!

我们来看看桓温的三次北伐:

桓温北伐示意图

1、伐前秦,其实以当时桓温的实力,是完全有可能攻下前秦都城长安的。当时的北方汉人,在长时间的胡人统治下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汉人的军队了。这一次,他们很兴奋!他们渴望回到汉人的怀抱!即使也是受尽凌辱与压迫。不过,他们失望了。桓温似乎只是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军威,他可能压根儿就没想过要来拯救汉人。连王猛在跟了桓温一段时间后都选择离开,何况是普通老百姓呢?王猛的选择是对的,要不然他怎么有机会辅助苻坚建立一个庞大的前秦呢?这一次,桓温没有任何作为,只是从关中迁走了几千户人。

2、伐姚襄,姚襄是羌人首领,在五胡中摇摆不定。一会儿降赵,一会儿降晋。桓温为彻底拔除这颗毒瘤,率军予以打击。在大败姚襄后,桓温从洛阳迁走几千户人回荆州。从这两次迁人来看,桓温似乎不是北伐,更像是抢人。

3、伐前燕,这也是桓温北伐最大的败笔。前燕名将慕容恪刚死,桓温就开始伐燕,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除了慕容恪,前燕还有一位名将,叫——慕容垂!襄邑一战,桓温大败,死伤三万人!从此,东晋直到宋武帝刘裕崛起,就再也没有像样的北伐!

桓温的北伐事业就到此为止了。不过桓温的政治生涯还远没有结束。他后来玩弄权术,消除异己,废立皇帝,甚至想篡位登基。但天不假年,桓温正在朝着他的目标奋斗的时候,死神将他带走了。

但是,桓温的儿子桓玄完成了他老子未尽的事业,最终将东晋王朝埋葬。而东晋王朝中另外一股新兴势力正在冉冉升起,当他清晰的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才猛然发现:他,才是东晋最终的王者!

下一回:“五胡十六国”十大名将终结篇——谢玄!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专注于从不同角度看历史,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