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打赢袁绍,设立了个什么官衔?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战役之一,它是曹操雄起的关键,对战的双方分别是曹操和袁绍,当时袁绍的实力比曹操强得多,在人才、金钱、土地、名气方面,曹操都远不如袁绍,双方在决战之前,袁绍让手下的陈琳写了一篇讨贼檄文,就是把曹操的头痛给骂好的那一篇。

陈琳在檄文中大骂曹操,把他祖宗十八代全部骂了个遍,还有他的所作所为,无不痛骂,骂他是“赘阉遗丑”,后来曹操赢得官渡之战,陈琳被俘虏,曹操便问陈琳,你骂我是可以,但为什么要骂我的祖上先人呢?陈琳便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尔!”于是曹操赦免了他,而这个成语就是来自于这里。

从曹操的表现可见,面对陈琳的讨贼檄文,他只是要争辩自己祖上的身份,对于其他的谩骂曹操则并不提出来反对,也就是他是认同陈琳所说的事实,整篇讨贼檄文中,还有句“操又特置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这话的意思翻译起来,就是指曹操又特意设立了摸金校尉的官衔,凡是所经过横扫的地方,墓地的骸骨都要露出来。

其实这就是骂曹操专门从事掘人祖坟的勾当,而对此曹操却并未反对,因为曹操的确是做了这事。曹操起兵之初,经济实力薄弱,于是他想出一个高招,把注意打到死人头上,尤其在文景之治时期,社会安定,当时有有钱人下葬陪葬品很多,曹操便设立了“摸金校尉”一职,专门用于敛财,你别说,效果还是相当显著的,这个职位给曹操带来了不少财富,但同时也让他背上了骂名。

对于曹操而已,作为当时的枭雄,成就功名大业才是自己的主要目的,至于别人的评价和嘲讽,他是相当不在乎的,所以尽管他也只设立“摸金校尉”会被人骂,但仍旧一如既往。这虽是个不光彩的行当,但的的确确给曹操带来巨大利益,正因为有了这笔收入,曹操最终才能打赢袁绍。

校尉本是秦朝时期的中级军官,主要掌管骑兵部队的,后来汉承秦制,也设立了这个官衔,曹操本人也是骁骑校尉,他把挖坟盗墓这一营生,设计成“摸金校尉”,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倒也恰到好处,的确是为“摸金”而去的。

摸金校尉从曹操这里开始,后来一直延续下来,因为这个名字取得好听,所以后人一直沿用,直到后来一些小小的盗墓贼,也自称为摸金校尉,其实一开始这本是一个官衔,但后来几乎成为盗墓贼的代名词了。

盗墓本身不是个光彩的事情,而且如今盗墓也是违法的,但仍有人铤而走险,如今从事摸金校尉这一职业的人,也越来越少,越来越神秘,也没人知道他们,但想来数百上千人还是有的,如今的还有专门以盗墓题材的小说、电影,所以这一切都来自于摸金校尉的鼻祖人物曹操了。